垃圾分类督导员即将上线 专家称与居民沟通应少用段子,多用接地气语言

南国早报 2020-08-16 14:04 大字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黄占玲)“垃圾分类督导员站在垃圾桶边,对每个人发出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关于垃圾分类,你可能听过不少类似的段子。8月14日上午,南宁市举行2020年第一期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会。接下来,一批垃圾分类督导员将于9月起正式上岗,实施督导。督导员应该怎样和居民沟通,才能让居民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

在当天的培训中,来自全市各城区(开发区)的督导员代表、各有关成员单位督导员队伍负责人共460人参加培训。据南宁市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李航介绍,南宁市的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已经基本组建完毕。全市十个城区居住区、公共机构、商业综合体等指定领域共配备督导员6518人,主要由物业管理人员、保洁人员,以及公共机构在职工作人员及商业机构在职管理员组成。

共青团南宁市委12355心理咨询师吕小天表示,网上流传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段子,这些段子虽然可以博人一笑,但不能真正引起共鸣,过度使用,还会引发居民的反感。她建议,在和居民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的沟通中,垃圾分类督导员应该用“接地气而不俗气”的语言方式去交流。同时,可以多用一些垃圾分类的口诀、顺口溜来强化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印象。

此外,吕小天认为,垃圾分类督导员在与群众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冲突,建议垃圾分类督导员要学会自我保护,用“温柔的坚持”去和居民聊天,比如面对来自居民关于垃圾分类的不理解,垃圾分类督导员可以在坚持观点的基础上,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交流。同时,当垃圾分类督导员要进驻到社区、小区时,应当根据每个小区、社区的人群特点,制订详细的沟通方案,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提高沟通效果。

新闻推荐

南宁建设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破解处置难题

据新华社南宁8月14日电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的更新换代已常态化,大件垃圾的数量快速增长,不少市民常常遇到旧家具等...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