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起步成南宁绝大多数粉店行规,一些小朋友吃不完 不浪费,米粉“一两”起卖可否

南国早报 2020-08-15 13:43 大字

在一家粉店,服务员收拾顾客吃剩的粉。 南宁很多粉店的菜单上都没有“一两”可点。 南国早报记者 苏华摄

南国早报记者赵劲松实习生周沛秋

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广西人爱嗦粉,大大小小的米粉店散落大街小巷。然而,在南宁的粉店价目表上,绝大多数是“二两”起步,一些老人、女士或儿童往往“吃一半剩一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浪费,粉店能不能设置‘一两’起步?”在看到南国早报与南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发出的“厉行节约”倡议后,不少市民认为,本着节约的原则,建议米粉店行业灵活调整分量。

1

走访

大多数粉店都是“二两”起步

8月14日,中午饭点时段,南国早报记者走访南宁市民主路、古城路、东葛路、华东路等地段的粉店发现,在多数门店的菜单、价目表上,老友粉、螺蛳粉、桂林米粉等多种米粉的分量,基本都是以二两起步,一些粉店的计量方式则是按份来销售,米粉的分量也相当于“二两”,仅有少数生料粉、生榨米粉可以选择一两。

记者走访多家粉店看到,成年顾客基本都能将粉吃完,有的甚至会把汤喝光。在华东路经营牛腩粉店的莫女士说,顾客在点餐时都会根据自己的食量进行选择,“多数人吃二两,女性顾客一般也能吃完,吃一半剩一半的比例不高”。

正在吃粉的市民梁先生表示,“光盘行动”提倡了这么多年,他早已养成了节约粮食的习惯,在外吃粉会按自己的食量进行点单,吃多少点多少。在米粉文化如此发达的广西,粉店之间的分量相差无几,这也是大家能做到不浪费的原因之一。

2

现象

剩粉的情况不时出现

走访中,记者看到,浪费的现象并不少见。

8月14日中午,在古城路上的“粉之都”,3名女生各自点了一份二两的卤菜粉,外加一杯饮料。3人用餐完毕起身准备离开,只有一人将粉吃完。另外两名女生中,一人还剩半碗粉,一人还剩1/3,且两人的青菜都未吃完。

“二两的分量太大了,吃不完。”一名女生说,她的饭量较小,本来想点一两,但没得选,每次去吃粉都会剩一半。起初,她还会特意交代“少放一点粉”,但每次都要跟厨师沟通很麻烦,现在就懒得说了。

在民主路的“三品王”,市民徐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吃粉,三个人点了两份原汤牛肉套餐,她自己吃一碗,两个孩子共吃一碗。她吃完粉后,发现儿子碗里的米粉还剩一大半,饮料也还剩半杯。

徐女士表示,平时带两个孩子外出吃粉,确实不好点餐,“只点一碗吧,怕吃不饱,点两碗吧,吃不完又觉得浪费,最好有儿童餐,比较好选择”。

曾在多家粉店打工的禤女士说,粉店的“剩宴”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一般来说,女生要比男生剩的粉多。除了饭量小的因素外,有的女生即使还没吃饱,但为了面子,也会故意留那么一点点粉。

3

探讨

“吃粉光盘”,食客和商家可达成一致

南宁“共一”老友面店负责人甘先生说,门店的米粉都是要称秤分份计量的,标称的“一两”其实不止50克,“二两”起码有200克,多数顾客都能吃完“二两”。很多粉店的菜单上确实没有“一两”,吃得比较少的顾客可以单独跟厨师沟通,尽量满足顾客需求。

“三品王”总裁杜晗告诉记者,去年8月,“三品王”曾推出过免费加粉的活动,本意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提高性价比。在活动中,有的门店免费加粉顾客达到50%以上,但浪费的情况也逐渐增多,有些门店剩粉的厨余有20%以上。基于节约的考虑,“三品王”今年6月中旬开始取消了免费加粉活动,加粉顾客的比例大大减少,剩粉的数量下降到不超5%。

杜晗表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应该是人人都要做到的好习惯。他希望,顾客不仅把粉吃完,最好还把汤喝光。此外,推出儿童套餐是有必要的,“儿童套餐不是简单地减量,还要从孩子生长发育等方面考虑配料”。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认为,餐饮行业讲究规模成本,同样的品种,销量越大,单位成本就会越低。一方面,可能“二两”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粉店从控制成本方面考虑,减少或取消了“一两”的设置,“因为只是粉有变化,其他汤料、配料仍是不变的”。不过,米粉毕竟是大众化食品,商家确实要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在提倡节约的大背景下,粉店、快餐店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营业态,适当地对分量进行调整,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新闻推荐

用人单位以“到退休年龄”为由单方终止劳动合同,法院判决赔偿 49名环卫工人喜领160多万元补偿金

扫码看详情■本报记者陆增安实习生朱汝芳通讯员富强张菁8月14日,江南区法院2号法庭里热闹非凡,聚集于此的南宁经开区49...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