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草木间□许 敏
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羽翼守护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男婴,便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个男婴,就是后来以撰写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的“茶圣”陆羽。
我之所以想起关于陆羽的这个传说,皆因一位定居海外的老同学近日回国,回到南宁,打来电话约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喝茶叙旧。
因长期失眠,我一直不敢喝茶。我知道,作为诗坛顶峰的唐诗,有许多诗人喜欢喝酒,也喜欢喝茶,也都写过不少流传于世的饮酒诗咏茶诗,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韩愈、王昌龄……可我从满头乌发写到两鬓斑白,却写不出能让人记住的一句诗,不知道是不是与我不喜欢喝酒,不喜欢喝茶有关?
不过,茶作为一种文化,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尽管不喝茶,也应该学习茶文化。为此,我还特地品读了《茶经》这部茶叶百科全书。当然,我品读《茶经》,并非仅仅在于学习茶文化,我更想通过这条路径,深入陆羽的内心,搜索《茶经》以外的光芒。
有关陆羽的史料,如纷披的散丝,散落于正史、野史、笔记……在爬梳这些吉光片羽的过程中,陆羽及其《茶经》犹如一个耀眼夺目的光点,不断地向外辐射着灼灼光芒。
撇开陆羽从小在寺庙中长大,在青灯黄卷、梵音钟声中识文字、念佛经,然而内心却仰慕儒学,葆有着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并因此与师傅产生分歧而在12岁那年离开龙盖寺不说;撇开陆羽离开龙盖寺后,浪迹江湖进入戏班作了优伶,幸得竟陵太守李齐物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举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大儒邹老夫子门下,正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不说;撇开陆羽在读书之余,常在龙尾山采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邹夫子看他爱茶成癖,便请人在火门山南坡凿了一眼被后人称为“陆子泉”的水井,此井清澈如镜,甘冽醇厚,四季常盈,这对陆羽后来成长为唐代著名文人,被尊为“茶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不说;只说他19岁时辞别邹老夫子下山,沿着长江对今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江河山川,风物特产,尤其是茶园名泉进行实地考察,去实现心中那个坚定的信念——遍访天下名茶、遍品天下名水。
一路上,陆羽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我能想象得到,当年独步山野的陆羽,靠在一棵棵老茶树下,看新芽如何从枝头冒出;躺在一块块山石上,听风声如何从茶林间穿过;蹲在一泓泓山泉边,品水质如何能与茶叶交融。
后来,为避安史之乱离乡远行的陆羽隐居到了位于湖州的苕溪,阖门著述《茶经》,期间依然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穿藤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
山温水软的江南,给了他潮涌般席卷而来的灵感,灵感注于笔端,使《茶经》这部世界茶学开山之作初现雏形。但是,锦山秀水之下却潜伏着动荡不安的暗流,安史之乱的阴霾依然阴魂不散地萦回在大唐的天空,加之连年降灾于浙东,无处不兵荒马乱。陆羽只好又匆匆背起行囊,到丹阳延陵的茅山去隐居避乱。
唐朝安史之乱后,许多士子多因绝望或颓废而隐居山林,但陆羽是个例外。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陆羽似乎不是,他生活在“邦有道”的大唐,但却不仕而隐;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陆羽似乎不是,他的事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但却得意而隐;隐士超然世俗,所谓“不在三界内,超越五行中”——陆羽似乎不是,他一直有儒家的“入世”之想,虽然不想做官,但身在山林却心在庙堂,一直在谋划大唐的茶业,为小民谋衣食之计。古往今来,隐士都是学问好,才气高,但就是不愿意出山做官,结果反而被征召入朝做官,所谓的“终南捷径”——陆羽似乎不是,他给官不做、不仕而隐。
陆羽一生多半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士生活,而且是真隐、全隐,隐居时间之长,隐居地点之多,在唐代或许没有第二人。陆羽之隐,是为了研究茶学,“细写《茶经》煮香茗,为留清香驻人间”。
《茶经》的著述历时近30年,凝聚了陆羽大半生的心血,不但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理念融入茶事活动之中,突破了饮茶解渴、饮茶保健的生理功能,把茶事活动升华为富有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茶道,从而为饮茶开创了新境界。
《茶经》开篇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陆羽之前没有“茶”字,茶被称为“荼”“蔎”“茗”等。茶是“人在草木间”,是陆羽为茶正了名。
茶,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份情缘、一个约定,是人与大自然的联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陆羽的一生,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就像大自然中的一片茶,性洁、纯粹、高雅。
因为《茶经》,陆羽从唐代起,就被人尊称为“茶圣”,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巨大荣誉。而且,陆羽博学多能,不仅具有丰富的茶学知识,是一位茶文化专家,同时在诗学、音韵学、书法艺术、史学、方志、地理学诸方面都颇有建树。更以其行为专诚,德性谦卑,淡泊名利、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名震朝野,唐代宗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他都婉辞圣命。
陆羽一生不同流俗,蔑视权贵。这是《茶经》以外最让我注目的光芒。《全唐诗》载有陆羽的诗,对他的恬淡志趣和高风亮节的精神作了很好的诠释:“不羡黄金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从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不求富豪,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视金钱、权势远不如天然之水的陆羽;我看到的是一个心驰天宇,把归隐化作抗争,洁身自好的陆羽;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硬气、骨气,充满平民意识和良知意识的陆羽!
在一个又一个夜里,我曾与陆羽做时隔千年的时空对话,从中感悟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对话中,我对陆羽说:“陆先生,后生许敏不才,只能以当年刘长卿的诗《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延陵衰草遍,有路问茅山。鸡犬驱将去,烟霞拟不还。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处处逃姓名,无名亦是闲。’来表达心中对先生超然尘外、不争名逐利之高贵品质之赞许。”
陆羽也对我说了不少话,其中的一句让我沉思良久。这句话他是这么说的:“闻知你辈亦不乏隐者,然真正身在山林心忧天下、有所作为之隐者有几何?倘若众多人才遁迹于山林无所事事,恐非社会之福。”
古语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并不是一种退避,而是另一种绽放。人,如果能够真正把自己置于草木间,把自己看作大自然中的一片茶,真正与大自然交融,何愁达不到性洁、纯粹、高雅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何愁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魅力四射的高洁之士?
我想,我不能喝茶,但我可以在与同学叙旧之时,讲讲陆羽,讲讲我对《茶经》的粗浅认识,讲讲我也想让自己成为一片茶的希望。但我不知道,同学,包括海外归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有没有兴趣听我讲呢?会不会与我探讨其中的问题呢?
新闻推荐
莫名成为紧急联系人遭借贷平台电话骚扰 如何避免骚扰?业内人士提出建议
一家借贷平台客服表示,紧急联系人无法进行更改。手机截图平台客服表示紧急联系人要提供借款人相关信息,才能进行相应处理。...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