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不动产登记工作从落后到领跑全国,亲历者感叹: 改革创新催生“加速度”
胡志海(左)正在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窗口指导工作。 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摄
南国早报记者罗暘
如今,南宁市民坐在家里轻触手机屏幕,填写几项简单的信息,只需要几分钟,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房产过户手续就办完了。登载着新业主名字的电子版不动产权证书立即显示在屏幕上。然而在3年前,当不动产统一登记刚开始在南宁实施时,动辄数十个工作日的办理耗时,曾引起了市民的吐槽和舆论的非议。3年多来,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胡志海亲历了工作从起步、提速到领跑,并开创“南宁模式”的全过程。他感慨道,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是推动这项工作不断提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政策红利的“引擎”。
1
为难
新政刚落地即引发争议
2016年2月,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挂牌成立,胡志海出任首任中心主任。7月,南宁市正式实行“新发旧停”——不再发放“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统一使用“不动产权证书”。看起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顺利。但实际上,胡志海和同事们却被各种棘手的难题包围着。
“新发旧停”实施的第一天,有市民就发现,房产交易中心公示的各项业务办理时限有了变化,而且都是大幅增加办理时间。如市民经常接触的转移登记(俗称二手房过户),从18个工作日增加到48个工作日。抵押登记从7个工作日增加到40个工作日。卖房、抵押房产的业主,大多存在急需资金的情况,办理时限大幅增加,给资金周转造成严重影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当时不动产登记和住房两个部门,实行的是“合署受理,业务联办”的工作模式。总办理时限是两个部门不同业务办理时限相加所得。同时,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没有经验可循,办理过程中遇到很多难点、疑点。但对办事群众来说,实际办理时间的大幅增加是不争的事实。“改革不是应该越改越便民吗?”不少市民提出疑议。
提速
2
从业务流程和细节上要效率
“新发旧停”初期,不动产登记的办理效率较为低下。不动产登记中心日均收到上千宗业务材料,日均办理能力最低时不足百宗。每天都有业务积压,积压量一度高达5万宗。看着办公桌上越堆越高的业务材料,胡志海倍感压力。为了提高日处理能力,他带着整个中心没日没夜地加班。“每天几乎都是晚上10时之后才下班,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胡志海说。
然而,拼命加班对办理能力的提升有限,必须从流程和细节上要效率。2016年9月,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业务办理流程经过了一系列的优化调整。通过制定作业规范,精减审核环节。同时,结合业务办理环节优化和调整内部业务部门设置。此外,还在南宁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的帮助下,对登记业务所使用的软、硬件都进行了改造升级以提高系统运行速度。经过努力,中心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日均业务处理能力逐渐提升到了1200宗,在清理完所有积压件的同时,实现了收件量和办件量的动态平衡,无业务积压。同年底,南宁市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迎来首次压缩,如转移登记从48个工作日缩短到了30个工作日,其他主要登记业务类型办理时限缩短了8~23个工作日。
3
创新
大胆尝试创出“南宁模式”
到了2017年,已经走上正轨的南宁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做改变。然而,胡志海不这么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要让市民真实感受到改革红利,不能只跟过去对比。”当年4月,南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探索尝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开始在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等4项业务中,通过网络平台收取办证材料,首次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有没有可能‘一次不用跑’?”如果能省去材料提交和现场核验环节,直接通过后台数据自动比对,实现全流程全自助办理登记业务,最后核发电子证照,将大幅提高办理速度,更加便民。
在南宁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技术团队的支持下,通过借助后台数据自动比对、人脸识别等技术,2018年9月,南宁市不动产登记91%的业务,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全流程自助办理。自动运行的后台审核系统效率更高,办理时限直接提升到了“分钟级”。
不断改革创新,大胆突破,让南宁市的不动产登记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拿下了多项第一——全国首创“24小时不打烊”全流程全自助办理、首推全业务电子证照、首次实现手机App自助查档。市民也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创新带来的便利。如今,96%的登记业务可24小时全自助办理,即时办结。余下4%业务一小时内办结,日均办理能力超过3000宗。
不动产登记“南宁模式”也引发了上级部门及外地同行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全国已有200多个外地考察组,专程到南宁交流学习不动产登记的工作经验。
新闻推荐
龙光世纪中心龙光世纪中心供图南国早报记者黄占玲实习生王志梅开栏语这个国庆假日,喜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许多现代化建...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