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配饰展现最美民族风
精美的民族服饰吸引市民驻足
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本报讯(记者 陈蕾)服饰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而配饰则是少数民族服饰最为绚丽夺目的精华。昨日,“顾盼光华——中国少数民族配饰文化展”在南宁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来自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的180余件绚丽多姿、含蓄典雅的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配饰,展期将延续至12月5日。
服中有饰、饰可成服是少数民族服装的一个特色,无论是奢华雍容的宝石头冠,星光闪闪的层层银圈,还是朴实无华的贝珠手串,选择一种配饰,就选择了一种风韵。本次展览以云鬓花颜、华彩流溢、纤手皓腕、环配叮咚四个单元陈列,向观众展示出各少数民族不同部位、不同形制的配饰之美。
其中既有藏、蒙古、裕固、土家等民族以珊瑚、松石、蜜蜡、银等材料为特色的配饰,也有毛南、德昂、傣等南方民族以竹、藤、丝线等材料而编织的配饰,还有苗、瑶、土家、达斡尔等民族以织、绣为主体特色的配饰,更有苗、侗、水、彝、土家等民族以熔铸、压花、錾刻为工艺特征的银质配饰等等。
中国少数民族配饰文化有着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面貌,身处展厅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苗族老银匠在高温火焰前雕刻琢磨,也能想象到妙龄彝族少女身着新娘盛装的羞涩笑容,或是挂着嘎乌的藏族阿妈,摇着玛尼轮在虔诚的祈祷,而系着挎包的哈尼族阿爸,正行走于绿油油的稻田边。透过这些精美的配饰,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精妙之思与文化之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韦静通讯员梁妮秦若兰)记者近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信用南宁美好生活”主题宣传标语揭晓,“信用南宁,筑梦同行”...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