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秋节 汉服热升温
广西大学华夏汉服社的成员参加汉服活动。 西大华夏汉服社供图 南宁漫展上的汉服爱好者。 崔一涵摄
我们的节日·中秋之文化现象
南国早报记者李艺实习生罗凤琴
近年来,汉服的“粉丝”越来越多,在南宁街头巷尾的各类活动中也时常能看到汉服爱好者的身影。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对这些爱好者来说,穿上汉服赏月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汉服究竟有多火?在南宁租借或者购买一套汉服需要多少钱?穿汉服又有什么讲究?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1有多火?
有的社团连续接5场邀约
记者了解到,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多所驻邕高校都有自己的汉服社团,其中广西大学的华夏汉服社和广西民族大学的子非鱼汉服社,成员都超过100人,属于比较大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日常的活动比较多,例如去年广西大学国际学院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节上,华夏汉服社受邀在现场向留学生展示汉服,还提供了现场试穿汉服的机会。此外,节日期间,很多高校的汉服社团都会组织成员去汉服市集或外出游玩,平时还会定期邀请相关人士讲解汉服知识。
2017年,多所驻邕高校的14个汉服社团还成立了驻邕高校汉服联盟,成员约有500人。2018年,该联盟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开展汉服校园行活动,看花灯、玩投壶、参与知识竞猜……众多汉服爱好者玩得很是开心。据介绍,今年类似的活动还会继续组织。
除了学生社团,南宁还有不少汉服爱好者成立社会组织,如广夏会、南宁汉服小组等。这些组织时常会在微博等平台上发出活动邀请,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工作族都可以加入。
汉服在南宁究竟有多热?一组小数据或许可以说明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中秋节期间,在南宁举办的汉服活动就有12场,其中仅广西大学华夏汉服社就接到5场活动邀请,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有祭月仪式、汉服秀、游园、提灯夜游等。而去年中秋节期间,南宁市比较大型的汉服活动仅四五场。
2为何穿?
重在体验过去的礼仪
为什么会喜欢汉服?记者采访了多名汉服爱好者,发现他们与汉服结缘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有的人觉得古装剧里的衣服好看,在汉服“颜值”的吸引下逐渐入门,透过汉服了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有的人则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喜欢汉服属于爱屋及乌。
在中秋佳节穿上汉服,来一次复古式的赏月,有什么讲究吗?资深汉服爱好者、广西大学华夏汉服社副社长杨敏婷告诉记者,汉服爱好者过传统节日,更多的是讲究过节礼仪,在衣着上并不会有什么硬性要求,只要干净整洁即可。例如,除了吃月饼,汉服爱好者还会在中秋节举行祭月仪式,要摆上香案和祭品,其中必不可少的祭品是月饼和切成莲花状的西瓜;另外,在中秋节晚上看花灯,也是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虽然衣着上不需要特别讲究,但是有些女孩子会特意挑选应景的汉服,比如中秋节要穿有玉兔绣花的汉服,或者在造型上向嫦娥靠拢。
杨敏婷说,她日常外出聚会都选择改良版汉服,这样的汉服对裙长和衣袖长度都进行了改良,又综合了现代服饰特点,既适合日常穿着,又不失汉服的温文儒雅。说起来,汉服元素正在逐渐融入现代服饰和生活中,如宋朝的褙子可以当做夏天的防晒衣;在冬天,方领半袖可以当作御寒的外衣,明制长袄也可以当作风衣来穿。
3贵不贵?
花数十元即可过把瘾
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催生了汉服租售市场。根据央视财经发布的消息,有些品牌的汉服订单已经排到2021年。放眼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规模已达约10.9亿元。
记者了解到,南宁也有出租汉服的商铺,根据衣服的成本,租赁价格为20元至数百元不等。如果只是单纯地想穿汉服过把瘾,成本并不高,但如果想让自己身上的汉服看起来不那么普通,可能需要花费80元左右的租金。租金低的汉服看起来太廉价,而用高昂的租金去租一套汉服,还不如去购买一套。正因如此,现在的汉服爱好者几乎都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汉服。
打开淘宝等电商平台,不同价位、款式和材质的汉服应有尽有。一套普通雪纺面料的汉服,价格在150元左右;一套质量较好,使用棉麻面料或者高档雪纺面料的汉服,价格在300~600元;真丝汉服的价格一般会超过1000元。而一些根据古墓壁画等资料,在款式、布料印花上进行复原的汉服,基本在2000元左右,有些甚至超过5000元。
越来越挑剔的汉服爱好者还催生了一种制作模式:自行购买心仪的布料后,将布料寄给在电商平台上接单的汉服裁缝,由裁缝根据个人尺寸进行制作,这样就不用担心撞衫,衣服也更加合身,手工费大概要花150元。
想要更贴近古人,仅有一套汉服还不够,汉服爱好者还需要一些其他配饰,如鞋子、发饰和假发等。记者简略算了一笔账,买一套汉服150元、绣花鞋50元、发带20元,汉服爱好者完成一次“穿越”,可能要花220元左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璋通讯员覃捷党莉)为彻底铲除盘踞在辖区内的“东北商会”特大传销组织,昨日凌晨,由邕宁区政法委、打传办、市公...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