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邕务工受重伤无补偿 工会倾力维权 农民工获31.1万元赔偿金

广西工人报 2019-08-22 09:05 大字

本报讯(记者景喆)“太感谢工会了!你们的真诚帮助,让我们在异地他乡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8月20日,在南宁市总工会指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来自河南洛阳的农民工张学利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向南宁市总工会领导赠送了一面“千里务工遇重创,工会相助安如山”的锦旗。该中心工作人员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帮助张学利拿到了工伤补偿款31.1万元。

南宁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2017年11月25日,张学利正在南宁市青秀区某工地干活,一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经过他的身旁时碾压到一块木头,受巨大压力弹起的木头正好打到了张学利身上,造成他左股骨中段骨折并引起了下肢血栓。在近半年的住院期间,张学利先后做了6次手术。

出院后,张学利和从老家赶来照顾他的妻子一起住到了工地继续养伤。

每月仅药费就要2000多元。由于张学利无法工作,公司不再支付药费和生活费,他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生活非常艰难。

2018年7月9日,行动不便的张学利在妻子的帮助下来到南宁市总工会求助,市总工会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指派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负责调处。

由于该案涉及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工伤补偿等多个法律关系及涉及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肇事单位、保险理赔单位等多家单位,处理难度较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接受任务后,一方面尽力安抚张学利和妻子,对他们给予心理疏导;另一方面,通过安排法律援助代理协商、第三方参与调解、出具法律意见书以及反复多次的沟通协调与协商调解等多元化解矛盾机制,对张学利给予倾力相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商、调解,最终使多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赔偿协议》,由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肇事车辆单位和保险公司共同向张学利赔偿31.1万元。

2018年8月23日,拿到15万元首期赔偿款的张学利和妻子回到家乡安心地养伤,等待伤愈再进行伤残等级认定。

今年3月,基本伤愈的张学利回到南宁。为了让张学利能够尽快拿到剩余的赔偿款,南宁市总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人员与人社部门等相关单位密切沟通协调,为张学利开展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等后续工作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对整个案子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在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下,8月16日,张学利拿到了剩余的全部赔偿款。

8月20日,张学利带着锦旗来到南宁市总工会,表达感激之情。

新闻推荐

南宁市井人物行业故事 串起城市鲜活日子 本报重磅策划《南宁十二时辰》讲述市民真实生活获好评

▲记者叶祯(左一)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采访本的记者宋延康摄摄影记者宋延康(右一)在拍照本报记者叶祯摄精美的版面设计颇受...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