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告外出务工无法出庭,法院通过网络调解一起民间借贷案件 微信群远程开庭 半小时解决纠纷

南宁晚报 2019-07-14 06:57 大字

见过微信语音聊天、视频对话、转账付款……可你见过用微信庭审开庭调解的吗?这一幕还就出现了!近日,江南区法院苏圩法庭首次尝试采用“微信调解”方式,开庭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远程监控、微信调解……尽管被告远在200多公里之外的百色,但在主办法官引导下通过微信开庭调解的方式,短短半个小时便当庭调解成功。

苏圩法庭首次试水“微信调解”

7月10日下午3时30分,苏圩法庭1号法庭的法槌如期响起。但当天的开庭调解,与以往当事人面对面对簿公堂的情形全然不同,被告席上没有当事人。

法庭上,包括主办法官在内,书记员、原告都埋头注视着自己的手机,做起了“低头族”,而被告却没有到庭。合议庭成员和当事人都不看案卷材料,而是刷手机。

原来,此时法庭上的主办法官正在引导大家利用移动网络终端,通过内部微信群来开庭调解,法庭设在江南区法院苏圩法庭,被告人此时虽在200多公里之外的百色市某县,但通过微信开庭实时传输语音、文字和视频,整个过程与以往庭审没有区别。

“我是本案的主办法官刘绍锋,现在开庭组织你们双方进行调解……”法庭上,主办法官熟练地在微信群里按庭审流程,组织当事人有序地陈述身份、情况,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引导当事人合法有序主张自己的诉求,并有序开展法庭调解。

最后,整个调解过程不到30分钟,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当庭制作了调解文书。

因被告在外地故采用此方法

原来,当天“微信庭审”开庭调解的这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覃某与被告黄某系好朋友。去年2月,黄某因生意周转困难,向覃某借款4万元,承诺于年底还清。但还款期限届满后,黄某却未履行还款义务,覃某多次追索未果,于今年7月将黄某起诉至江南区法院苏圩法庭。

法庭受理后,干警在送达诉讼材料过程中积极与被告沟通协调,在法庭干警劝说下,黄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希望妥善解决该起纠纷。考虑到被告一次性清偿欠款确实有困难,法庭干警又与原告沟通,希望原告适当放宽还款期限。最终,双方都愿意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然而,在准备进一步调解时又出现了新情况,黄某虽同意调解,但他目前在百色的一个县打工,近期难以请假回来参与面对面调解。该案件的主办法官刘绍锋考虑到本案的实际情况,并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对微信操作程序还比较熟悉,故建议双方采取微信方式进行远程调解。

在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微信调解在苏圩法庭上正式首次“试水”。于是,便出现了开头在庭中法官、书记员和原告都埋头“玩手机”的一幕。

省时省力赢得当事人点赞

“现在通过微信开庭调解的方式,既免除了双方舟车劳顿之苦,又能快速解决纠纷,省时、省力又省心。”法庭调解结束后,对于这样的结果,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

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管辖的规定,有些纠纷如婚姻、借贷等发生时,当事人需要返回原籍进行诉讼,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个诉讼,他们要往返法庭多次,造成了很大的诉累。

因此,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真正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苏圩法庭不断完善司法为民的方式和手段,借助互联网和微信的推广、普及,采取“微信调解”方式。

下一步,苏圩法庭将在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且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全面推开“远程办案模式”,特别是针对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家事案件,优先借助微信视频等技术手段,对案件材料进行送达、调解和庭审,打破传统庭审的空间限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新闻推荐

“北部湾南宁轮”交付运营

●该船是迄今市场接受度最好的大巴拿马型船舶,也是主要用于运输粮食、煤炭、铝矾土、铁矿等大宗干散货的主流船舶●今年之...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