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千千结 法官巧手解 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掠影

广西日报 2019-07-03 07:36 大字

制图/许长江

本报记者卢建宁通讯员潘俊秀廖娟

近年来,大量家事纠纷案件涌向法院,数量居高不下。推进家事审判改革,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路径。南宁市兴宁区法院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家事审判改革的要求,以维护家庭关系和谐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积人文底蕴,昌法治文明,扬优良家风,弘家庭美德”为理念的特色审判文化,在家事审判改革中迈出了新步伐。

A人性关怀体现司法温度

“自从人身安全保护裁定送达给我的丈夫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受到家暴。谢谢法官!”近日,一位曾经遭受丈夫殴打的农村妇女吴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吴某与姜某结婚多年,两人经常因家庭琐事起争执,姜某脾气暴躁,经常谩骂吴某,甚至殴打吴某。吴某因此多次受伤,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忍无可忍之下,吴某向兴宁区法院提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主办法官认真审查证据材料,并了解相关情况后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裁定,禁止姜某对吴某实施殴打、谩骂、恐吓等家庭暴力,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兴宁区法院秉持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由该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依当事人申请,对确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出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并依法及时向有关公安机关、居委会、村委会和施暴者送达,有效维护弱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兴宁区法院还与妇联、司法局等完善和强化了反家庭暴力联动机制,凝聚合力打击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家暴受害人合法权益。2018年11月,该院与公安机关联动,移送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发现的家庭暴力犯罪线索,协助公安机关迅速出击,抓获涉家暴犯罪嫌疑人,并联动妇联和司法局为家暴受害人提供民事、刑事案件全程法律援助和必要的帮助。受害人赵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依法取得赔偿款19万余元。

这样关心呵护弱势群体的例子数不胜数。兴宁区法院分管家事案件的副院长黄华莹介绍:“兴宁区法院将人文关怀融入家事审判改革工作中。从立案到诉讼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措施体现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和关怀,使‘积人文底蕴’成为该院家事审判文化的重要内涵。”

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家事审判的裁判文书上。以往,不管是判决书还是调解书,都载有涉及当事人身份信息和大量与个人隐私有关的案件事实。在特定场合,当事人为证明离婚事实,在提供法律文书的同时,不免暴露诸多隐私。

自2017年8月起,兴宁区法院向经调解或判决离婚的当事人制作并发出离婚证明书。离婚证明书只记载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生效法律文书案号、类型及生效时间等必要的证明信息,不涉及离婚案件的具体事实,有效保护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捧着一份既简洁大方又方便保存的离婚证明书,南宁市民王女士高兴地说:“终于不再担心泄露隐私了,解决了离婚后遇到的各种困扰。”

B“东方智慧”修复受损关系

“风雨过后总有彩虹,家事纠纷起于感情,也同样能够化于感情。”

“离婚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请您一定要谨慎考虑,莫要轻言离婚!”

近日,在兴宁区法院采访时,记者看到了一封纸短情长的《致离婚的你》。感情真挚的“法官寄语”的背后,是家事审判的理念之变。

“以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和合、和谐的理念深植人心。在此基础之上发展的调解,被誉为“东方智慧”。它能减少诉讼程序的对抗性,促成当事人互谅互让,使家事纠纷在和合氛围中冰消溶解。

家事纠纷表面上看是财产分割、抚养费等支付金钱的请求,但背后却隐藏着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质是夫妻、亲人在情感上、心理上的纠葛。兴宁区法院在家事审判改革中,让法官从观念上将家事案件与一般民事案件予以区分,强调用调解的柔性手段实现法律的刚性要求,妥善化解家事矛盾、修复家庭关系,最大限度追求“和”的效果。

家事审判理念的转变,也充分体现在向当事人送达的文字材料中。今年1月以来,该院向所有前来处理家事纠纷的当事人发出《家事纠纷调解建议书》,告知调解具有平和、便捷、高效的特点,并建议当事人选择承担诉调对接职能的“婚调委工作室”进行调解,妥善化解家事矛盾纠纷。

“婚调委工作室”实行每周一、三、五值班制度,工作室调解人员主要是兴宁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其中包括南宁市妇联和法院成立的“南宁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专家库”的调解专家。“婚调委工作室”调解人员的调解方式比较灵活,包括电话调解、视频调解、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等方式。

目前,许多因琐事意见不一而产生的家事纠纷,通过“婚调委工作室”的调解得到了解决。

C家事审判引入心理咨询

没有高高的审判台,取而代之的是温馨舒适的沙发、茶几,生机盎然的绿植……在兴宁区法院“惜缘工作室”,主办法官、心理咨询师及当事人愉快地沟通。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火药味,当事人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沟通。

原告吴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兴宁区法院起诉与李某离婚。主办法官经过了解,认为吴某及其爱人李某的婚姻虽然出现问题,但双方对于婚生小孩仍有感情,家庭关系仍有修复的可能。在主办法官安排下,“惜缘工作室”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吴某和李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多次调解后,吴某表示自己愿意尝试回归家庭、修复与李某的夫妻关系,李某也同意与吴某和好,随后吴某提交了撤诉申请。

许多家庭矛盾的产生,缘起于沟通不畅或心理闭塞、扭曲。兴宁区法院在家事纠纷处理过程中,建起了由心理咨询师值班的“惜缘工作室”,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在诉讼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协助法官调解。

“惜缘工作室”作为兴宁区法院与妇联和民政部门联合建立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的平台,于2016年6月启用。“惜缘工作室”润物无声地引导当事人珍重家庭、珍惜亲情、珍视家风。为使“惜缘工作室”的功能得到最好发挥,兴宁区法院创建两个家事纠纷审判团队。每个团队分配有相对固定的“惜缘工作室”心理咨询师,法官与心理咨询师建立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共享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咨询师已经初步了解案情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前提下,法官灵活地在家事纠纷案件办理过程中适时安排心理咨询师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化解当事人的负面情绪、促使当事人回归理性,从而促成家事案件调解并修复受损的家事关系。

许多家事纠纷的当事人初来法院时情绪激动、怒气冲冲,经过心理咨询师介入疏导后,多半能够在接下来的诉讼或调解中恢复平静。还有某些个案中因冲动离婚的当事人,经心理咨询师疏导,心结和怨气得到纾解后,主动向兴宁区法院申请撤诉。

“家事审判不仅要追求个案公正,更要成为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下一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研究破解家事纠纷难题,并推动家事审判与人民法庭工作、少年审判工作协同发展。家事审判改革仍在路上。”兴宁区法院院长罗君如是说。

2018年以来,“婚调委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共接受社会群众咨询约360人次,在诉前参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调解43件,成功劝和夫妻5对。

2018年至今,兴宁区法院共发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9份。

新闻推荐

南宁市水利局再布置做好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卢明发梁晓雯)针对暑期临近,气温增高、中小学生外出游泳活动增多的情况,7月2日,南宁市水利局下发文件...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