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戏曲娃走出国门登上东盟舞台

南宁日报 2019-06-27 07:01 大字

谭宝宜(中)在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老挝站上精彩亮相。 本报记者吴军 摄

南宁市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近日走进缅甸和老挝,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捧。在随行的演出团队中,来自南宁市解放路小学的三年级学生谭宝宜是访问团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此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唯一的小演员。谭宝宜所表演的粤剧折子戏《贵妃醉酒》赢得了外国观众的阵阵喝彩和欢呼,小演员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彩演绎让观众惊叹不已。

近日,记者来到南宁市解放路小学,见到了走出国门并在对外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大放光彩的谭宝宜,探寻这位南宁戏曲娃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彩故事。

戏曲娃的“文化走亲东盟行”

“充满好奇、专心演出、写日记、按时完成作业”是谭宝宜对她此次“文化走亲东盟行”的总结。初次跨出国门,谭宝宜领略到异国风景,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虽然美景入眼帘,但谭宝宜的脑海里仍然不忘好好演出,做好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到缅甸后,我很快就进入角色,在舞台上专心演出,演出结束回到酒店后我还要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谭宝宜说。

“谭宝宜出国演出的一个星期里,只是在到了缅甸的当天和我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虽然特别想第一时间了解女儿在国外的演出情况,但是考虑到她演出太辛苦需要休息,我也不敢再多联系,怕打扰到她。”在谈及女儿的这次出国演出时,谭宝宜的妈妈说,“女儿从小就很独立,每天放学回来很自觉地做作业,她很喜欢戏曲,做完作业之后就学习唱戏,很少让我们操心,这次能跟艺术家们出国演出,我们都感到十分自豪。”

这次出国文化交流也点燃了谭宝宜的浓浓民族情。她说:“通过这次演出,我对戏曲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知道,自己不仅是一名小演员,更是一名‘小小外交家’,我传播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谭宝宜此次出国交流演出,解放路小学校长杜小鹭表示,谭宝宜能走上东盟国家的舞台通过自己的演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学校非遗文化传承硕果和解放路小学学子的艺术风采。

戏曲娃唱念做打都在行

谭宝宜作为解放路小学小梅花戏曲艺术团的骨干演员,从小接受专业的舞蹈、声乐、主持训练,并于2017年开始正式接受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戏曲专业教师指导。在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梁素梅等戏曲名师的指导下,谭宝宜的戏曲基本功和舞台表现力日益扎实,她所表演的粤剧折子戏《贵妃醉酒》曾获南宁市中小学艺术节金奖,并多次在电视台节目中演出,她扮演的贵妃扮相华贵俊美、唱腔优美柔婉,广受大众好评。像谭宝宜这样的戏曲娃在解放路小学不胜枚举,爱戏曲、肯吃苦,几乎是所有戏曲娃身上共同的特点,除在学校练习外,有些孩子回到家之后还会钻研名家表演视频不断练习。

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解放路小学小梅花戏曲艺术团应运而生,经过发展壮大,这个以培养戏曲新苗为目的的艺术团成了该校最受师生欢迎的社团,从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孩子们举手投足间尽显戏曲表演的韵味。随着学校文化品牌的显著提升,解放路小学小梅花戏曲艺术团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于2018年9月登上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与中外艺术家共同演绎了戏曲节目《梨园新唱》。随着学校知名度的提高,解放路小学今年还前后接待国内外多所艺术学校的来访交流,并多次受邀到社区、电视台演出,在各项活动中演绎并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弘扬戏曲艺术要从娃娃抓起

谭宝宜所就读的解放路小学多年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以民谣传唱、魅力剪纸、邕剧传承三大特色项目为依托,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特色。2009年,实施了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后的解放路小学青砖白墙、古色古香,与周围的建筑浑然一体,特色项目成果也得以彰显并深入人心。2017年,解放路小学与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院携手合作,资源共享,结合双方实际,开展“邕剧进校园”项目,在培育邕剧新苗的同时,普及邕剧知识。杜小鹭表示,弘扬戏曲艺术要从娃娃抓起,学校平时注重孩子们表演素养和戏曲艺术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培养,成立了戏曲社团、剪纸社团,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戏曲新苗、剪纸人才。

“我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是我的责任!”在谭宝宜此次出国演出的日记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戏曲进校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戏曲艺术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不仅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戏曲进校园,就是要通过戏曲这一文化载体,向下一代普及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杜小鹭说道。

新闻推荐

中信银行南宁分行获奖奖项

百姓满意银行获奖理由:2018年9月,中信银行提出了“信守温度”品牌新主张,“信守温度”的品牌理念内嵌入中信银行零售银行全...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