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河流环境 守护一方碧水清流 整治饮用水源地,清理生活垃圾,青秀区多举措治理内河

南宁晚报 2019-06-26 06:43 大字

如今的那平江水质改善明显

河面、岸边干净整洁,水质也变得更加清澈,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持续改善、修复;增强了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是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青秀区加强流域保护管理交出的一份靓丽成绩单。

各级河长实行河段网格化管理

蓉茉社区河长雷行艺自从担任河长以来,便经常巡查所负责的河段(那平江桥头至那平江与邕江交汇处),每次见到有人在河边扔垃圾、乱搭乱盖简易棚、破坏河道沿岸植被、焚烧垃圾杂物等现象,他都及时劝说和教育,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治。这是青秀区众多河长巡河的一个缩影。正是在各级河长的努力下,让那平江沿岸的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来这里散步、锻炼的居民多了起来,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小鸟来“观光”。

目前,青秀区共有河流126条,湖泊1个(南湖),水库30座。现设城区、乡镇、村三级河长138名,其中城区级河长10人、乡镇级河长55人、村级河长73人。青秀区结合河长制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和手机巡河APP,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巡河,及时发现解决河湖问题。去年以来,城区三级河长累计巡河共5787人次。巡河中,共发现河道两岸乱象和污水偷排、直排等问题共277起,及时下发整改通知或督办函138份,完成问题整改272起,其余也都在加紧整改中。特别是查处并依法拆除了屡遭投诉的竹排江中山街道河段青竹湖公园内的违建会所。

同时,为确保城区内河巡查监管无漏洞、无死角,青秀区建立并完善了江河湖库日常巡查保洁机制。通过以属地管理为主、购买服务为辅的方式,落实了城区126条河流、30座水库、南湖的日常巡查保洁工作。同时,还制定了《河段网格化管理责任岗明细表》,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河流巡查监管从片(段)延伸到点。

多措并举持续开展清河专项行动

为巩固前期内河整治成果,进一步实现河道水清、岸绿、景美,青秀区结合实际,编制了13本“一河(湖库)一策”方案,并于去年相继印发实施。目前“一河一档”工作已完成城区全部河流的分布、数量、位置、长度(面积)、水量等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对辖区126条河流、1个湖泊(南湖)、30座水库名录进行了完善,现正进一步完善、填报河湖基础信息,使河湖概况一目了然。

此外,青秀区还加强辖区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污染源排查、整治。对水源地取水口保护区内的水葫芦、养殖场等10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有效监控饮用水源水质,提高饮用水源水质预警能力。已圆满完成邕江及其支流(青秀段)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内8167.72个网箱清理整治工作。针对马峦江留凤村泗贵坡河段发现死鱼问题,迅速采取应急处置并启动马峦江问题排查和全域整治工作,清理泗贵坡上、下游河段15公里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50余吨,沿岸农药瓶、食品袋等生活垃圾20余吨,责令沿岸125家养猪场完成污水直排整改,整治效果明显。同时,还对辖区河流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共发现青龙江河岸乱堆建筑垃圾等问题30条,并明确问题整改销号时间。

长期以来,青秀区持续开展城区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和两岸乱象整治和直排口截流整治,重点从强力推进征拆和控源截污等方面,持续开展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清理竹排江、那平江水面垃圾约16.6吨、两岸垃圾约212.5吨,清理违规菜地约4000平方米,拆除取缔畜禽养殖户51户,拆除违建31处面积1.4万平方米,覆盖裸露黄土约2000平方米。

广泛宣传增强公众对河湖保护意识

为增强公众对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青秀区广泛开展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通过印发河长制宣传折页、媒体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

今年,青秀区将继续围绕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着重抓好三治三管。完善并实施河湖专管、巡查、保洁长效机制,利用手机APP和河长制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互联网+”河长制,强化城区河湖管护动态监控,确保河湖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

新闻推荐

“人才管家”事无巨细 人才服务更有温度 南宁市优化人才服务强保障,多方打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

让人才拥有情感依靠和归属感,人才服务是关键。近年来,南宁市通过优化人才服务,推出一站式、全天候、全方位的人才服务措施,做...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