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凶极恶的毒贩拉开手雷,周警官奋不顾身将其拖出车外…… 破案后他央求弟弟不要告诉家人

南宁晚报 2019-06-26 06:42 大字

周警官将嫌疑人拖出车外时手雷掉落在地 (警方供图)

编者按

今年的大热剧《破冰行动》讲述了两代缉毒警察不畏牺牲,奋力撕开毒贩织起的地下毒网,为“雷霆扫毒”专项行动奉献热血与生命的故事。其实,在南宁也有这样一群缉毒警察,夜以继日奋战在一线,时常和危险擦肩而过。今天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本报记者走近三名基层警察,听他们讲述缉毒背后的故事。

嫌犯许某从背包里掏出一颗手雷拉开铁环,欲与缉毒民警同归于尽。第一个打开车门的周警官,大喊“有手雷”,同时拼命将嫌疑人拖出车外……回忆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周警官仍然心有余悸,案件侦破后,他在电话里央求弟弟“不要告诉家人”。

周警官是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一名缉毒民警。日前,他给记者回忆起跟毒贩博弈时表示,每侦破一起涉毒案件,都离不开队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团结作战。

转战一线 缉毒工作一干就是20年

端坐在禁毒支队会议室里,周警官一身便服,给人感觉很斯文。但在侦办案件时,他的每一次抬头或一眼,都能锁定要抓捕的“目标人”。这是职业敏感性使然,同时也是每一名缉毒民警练就的看家本领。

1996年,周警官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警察队伍,被安排到当时的邕宁县苏圩派出所工作。几年后,调到邕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跟班学习一年。1999年12月,周警官转战缉毒一线。而这一干,就是20年。

涉毒人员特别是吸毒人员吸食毒品后,他们的性格和人生观发生扭曲,外出时会随身携带刀具。遇到民警,通常会暴力反抗,因此被称为“亡命之徒”。有人形容,缉毒警察就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职业,其危险、紧张不言而喻。干这一行,就意味着付出,哪怕是生命。

曾经,有人认为以周警官的能力,以及这些年在岗位上获得的荣誉,到哪个工作岗位都能如鱼得水。“当警察,是我的心愿。”周警官说,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责任心,缉毒工作更是如此。

铁汉柔情 面对家人很少谈及工作

缉毒民警每当电话响起,必须无条件去执行任务,节假日也不例外。有时,周警官半夜办完案回来,看着家人给他留下的饭菜,那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家人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内心里,他感到特别愧疚,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2017年8月20日,周警官和同事在西乡塘区邕隆路一家加油站旁,对毒贩“凌叔”和许某实施抓捕时,许某挣扎着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颗手雷,迅速拉开铁环并欲打开保险栓引爆手雷……最终,两名毒贩被制服,手雷也没能引爆,当场缴获20块毒品海洛因,以及毒资147万元。这是周警官从事缉毒工作以来,第一次碰到毒贩要同归于尽的情况,事后回想起来,他仍会感到头皮发麻。

此事过后,周警官的弟弟来电关心,周警官央求不要将此事说出去。因为他不想让家人担忧太多。弟弟在电话里说:“我可以不说出去,但你必须要爱惜自己……”那一刻,周警官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些什么。

团结信任 案件的侦破离不开队友

许某欲引爆的手雷,杀伤半径在15米之内。如果保险栓被拉开,手雷在正常的情况下,3秒钟后就会爆炸,现场人员非死即伤。随后,特警队员成功将该枚手雷引爆,爆炸中,地面被炸出一个不小的坑……许某被控制后,曾有人私下问周警官:“许某已经拉开手雷铁环,你难道不怕死吗?”

“怕死或不怕死,在抓捕现场,根本容不得你去思考。”周警官说,要是换成其他民警,他们也会这样做。因为在抓捕现场,每一名缉毒民警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尽快抓住毒贩。事后,周警官从同事那里拷贝下抓捕许某和“凌叔”的一段视频。有空时,他会打开来看看,重温抓捕过程,同时给自己“挑刺”,不断完善自己。

这些年,究竟参与侦破多少起涉毒案件,抓获多少名涉毒人员,周警官没有统计过。因为,案件侦破后,便把心思投入下一起案件中。而让他最感动的是,每一起案件的成功侦破,都有一群值得信任的队友共同团结作战。

新闻推荐

歌声飘过70年 经典艺术进万家

本报讯(记者赵敏通讯员彭志伟)6月20日、21日晚,“歌声飘过70年”2019青秀区经典艺术进万家月月演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歌舞晚...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