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收益翻番 务工收入稳定 江南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有成效
本报讯(记者 何璨汐 通讯员 郭超前)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流转农民土地,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让农民土地更值钱、收入更稳定。“黄金百香果马上要剪收了,帮我推荐几个劳动力,优先使用贫困户。”近日,江南区苏圩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何奇攀给苏圩镇领导打电话,主动请求安排家庭贫困的劳动力就近就业。
3年前,苏圩镇引入广西新牧源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流转农民土地,逐步将其打造成为集黑土猪、绿壳蛋鸭养殖以及高端瓜果种植、农业观光与科普旅游等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以此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这一举措收到明显成效。
据了解,该基地以种植、养殖现代特色扶贫产业为主攻方向,大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精细管理,发展高效循环农业,每亩最高产值可达到6万元,成功取代低效农业,启迪了农民的思维,引领乡村振兴。基地目前种植有树葡萄、蓝梅、黄金百香果,同时还养殖黑土猪、蛋鸭。今年,第一批黄金百香果将于6月10日出售,目前已接到5000斤的订单。“基地种植的水果有特色,基本是按照订单生产,不愁销路。”何奇攀说道,下一步,基地还计划在果园间隙套种中草药,让有限的土地再升值。
在苏圩镇保城村双喜坡种植区,1米多高的6000多株树葡萄长势喜人,成群结队的蛋鸭一会儿啄草,一会儿抢食树葡萄底部的叶子。何奇攀表示:“养蛋鸭的想法得益于一些广东的老板找我要老鸭汤原料,今年便尝试在果园里放养,没想到非常成功,不仅每天能捡到3000只绿皮鸭蛋,蛋鸭日后还可以卖到广东。”
2016年至2019年,基地农民的土地收益就从每亩500元提高到1000多元,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每月可收入3000元,不仅土地收益翻了一番,到基地务工每月还能有稳定的收入。对于养殖户,基地利用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优势,为他们提供贷款担保,适当补助贷款利息,减低农户养殖成本,解决农户的资金难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光磊通讯员张林忠李世文)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南宁市积...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