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发展特色支柱产业,3个贫困村成功脱贫摘帽 一条肉牛产业链 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南宁晚报 2019-03-20 07:01 大字

村民谭伯愿在肉牛养殖场务工,工资收入增加不少 本报记者 刘增璇摄

“以前我是在家做农活,自从村里发展了肉牛产业,土地流转两亩多,不仅一年收入2000多元,而且我在这里做工,每个月还有3000元呢!”青秀区刘圩镇谭村村民谭伯愿美滋滋地说,肉牛产业给他们村,甚至周边不少村屯都带来了幸福生活。“穷不兴产业穷根难除,富不壮产业富不长久。”自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进入刘圩镇以后,周边6个行政村参与到肉牛产业中,其中3个贫困村通过这一产业成功脱贫摘帽。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青秀区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核心区以刘圩镇谭村为主,拓展辐射到周边乡镇,主要开展肉牛的繁育养殖、肉品深加工销售,牧草种植、非粮秸秆饲料及有机肥生产、加工、销售等,延伸产业为休闲旅游。

阳春三月,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近日,记者来到青秀区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看到,不同品种的肉牛在这里得到了细心的照料,谭村的很多村民也在这里务工,从青储饲料加工到肉牛养殖等,村民们已经成了各个岗位上的技术能手。村民谭伯愿今年47岁,在这里从事给牛喂养工作,此前他将家里的两亩土地流转给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每年可以获利2000多元,自己在这工作每个月也有3000元收入,比起之前在家务农的收入,谭伯愿现在每月的收入更高更固定。

采访中,另一位在这从事保洁工作的村民李桂连,也向记者讲述了产业发展给自己家里带来的变化。她说,家里土地流转1亩多,每年有1000多元收入,在这里打扫卫生也有1800元,下班后还能兼顾去做一些农活,收入比之前好太多了。

让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造血式”脱贫

2015年3月,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进驻青秀区刘圩镇谭村。自入驻刘圩镇以来,通过肉牛产业的带动,让村民收入提高、村屯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了“造血式”脱贫。

青秀区刘圩镇宣传委员黄琛介绍,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进入刘圩镇以后,通过肉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6个行政村(包括刘圩镇谭村、那里村、麓阳村、那床村、那度村、伶俐镇那樟村)参与到这个产业中,其中3个贫困村(刘圩镇那床村、那度村、伶俐镇那樟村)通过这个产业也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据了解,田野牧歌肉牛产业示范区以谭村为主,配合那床村和那度村的养殖点在刘圩镇形成了“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的养殖产业区域,通过政府组织引导、公司引领带动、金融机构助力扶持、贫困户自愿加入种养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的模式,以秸秆回收和肉牛品种改良,保底回收的方法,立竿见影,使周边村民在短期内就能实现增收。

肉牛产业发展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一条肉牛产业链,给村民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提档升级:甘蔗尾叶和秸秆变废为宝,不必焚烧便能够回收再利用,周边村庄绿色树木环绕,一座座独栋小楼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目前,刘圩镇的肉牛屠宰加工基地正在筹划建设中,将为周边村民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关宗说,公司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态肉牛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现在青秀区已有11个合作社加盟,合作社大部分是由贫困户和农户参与进来,绝大部分是他们自行组织生产,公司提供技术、提供种源或者提供设计方案,再一个就是保证回收,基本上能够当年投入当年实现增收。

新闻推荐

百日誓师树雄心 厉兵秣马迎中考

师生的铮铮誓言吹响了冲刺2019年中考的号角。(韦健萍摄)师生齐喊中考誓言,把满腔热情化为奋进的动力。(刘志霏摄)初三学生在签...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