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年俗文化 感受浓浓年味

南宁日报 2019-01-22 05:48 大字

▲粤剧《赵子龙保主过江》剧中角色精彩演绎,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本报记者陈媚 摄▲一起做灯笼,体验年俗文化。 本报记者宋延康 摄

做灯笼剪窗花

1月19日,南宁市工人文化宫会议室里年味浓浓,由南宁市总工会主办,南宁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2019新春元宵职工文化系列活动之“剪窗花,做灯笼”群众公益活动正在举行,市民通过参与做灯笼、剪窗花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年俗文化的魅力。

“剪窗花,做灯笼”是新春传统民俗,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灯笼上,将灯笼挂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以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参与活动的市民通过剪窗花、做古典灯笼,感受到了传统年俗文化的魅力。

2019年是猪年,一些小朋友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习剪“小猪”。小朋友们将红色纸张对折,用笔画出形状,再用剪刀沿着画出来的图形剪,便得到了一个个精致的带着雕花的“小动物”。

古装粤剧专场“开锣”

过新年,看大戏,1月20日晚,“新春文化宫·花好月圆贺新年”古装粤剧专场在南宁市工人文化宫“开锣”,一出经典粤剧《赵子龙保主过江》演绎了三国群雄逐鹿的故事。

舞台上,演员们时而瞠目,时而挑眉,将剧中角色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晚的《赵子龙保主过江》有《过江招亲》《婚讯》《甘露寺》三场戏,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把故事情节演绎得生动传神,让在场观众大呼过瘾。“今晚的演出很精彩。”市民刘阿姨说,她是个老戏迷,这次能在现场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非常开心。

此次活动由南宁市总工会主办,南宁市工人文化宫承办,是2019年新春职工文化系列活动之一。参与演出的南宁市工人文化宫粤剧团成员都是业余的粤剧爱好者,他们在白天和普通职工一样上班,晚上排练戏剧。粤剧团团长粟力克说:“粤剧很受市民喜爱,因为广西讲白话的人较多,容易对粤剧产生亲切感。”他表示,粤剧《赵子龙保主过江》已经排练了一年, 在给粤剧团成员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向南宁市民传播了粤剧文化。

据悉,今年南宁市工人文化宫计划打造大戏专场戏剧精品,每月一演,届时市民可通过市工人文化宫网站、戏迷圈等途径获取演出信息,免费到场观看。

新闻推荐

南宁市出台《实施意见》推进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

老来福北湖安居小区站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买菜送上门等服务。本报记者宋延康摄本报讯(记者阮晓莹)近日,《南宁市人...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