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 光影永恒

南国早报 2018-12-11 16:21 大字

卢伊琳2004年拍摄的《邕江桥北环形立交桥》 南宁市广州照相院的旋转照相机。 老照片:上世纪50年代,照相是件隆重的事情。 老照片:朝阳广场的晨练群众。 老照片:学习样板戏的小演员。

奋斗逐梦

[摄影师篇]

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照相馆拍张照片还是件挺奢侈的事。现如今,高端单反数码相机随处可见,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让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南宁市的资深摄影专业人士,从他们的相机里窥见当年模样,了解跨越一甲子的光影故事。

1

照相留影

曾是隆重的仪式

1962年,当6岁的南宁孩子石伟就听母亲说要带一家人去拍照后,高兴得一连几夜都睡不好。拍照那天,他特意穿一身新衣裳,跟着收拾齐整的父母步行到位于南宁市兴宁路的广州照相院。摄影师架好立式照相机,低下头用黑布盖住,然后左手举起一串铃铛,嘴里喊:听铃声!右手顺势捏胶皮气囊按下快门,把这一家人的瞬间永远定格在一张胶片上。

今年85岁的关萍,1956年就开始在南宁市的广州照相院工作。他记得,1956年,南宁市只有新联艺、宝光等9家照相馆。广州照相院是当时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当时用的是老式的胶卷相机,因为电灯供电不佳,光源只能选太阳光,拍出来的作品比较单调,缺乏立体感。

关萍说,即使如此,在当时拍照片也是隆重且有仪式感的事,普通百姓很少拍。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家庭照、全家福才渐渐兴起。广州照相院的生意也更加红火,节假日、周末去拍照的人排起了长队。那时候,各家照相馆还喜欢在橱窗贴上契合当下热点的好照片,吸引人们去观看。

2

当年“PS”

全凭手工描画

关萍认为,拍全家福的兴起,得益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拍摄技巧的提高。

人头像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照片样式。摄影师在顾客进照相馆时,就开始观察顾客的性格、脸型,拍摄时扬长避短,根据需要选择角度,在不同方位放置光源,展现顾客立体的、最美的一面。

拍摄之后还有洗版、修版、晒洗、修照片等四道工序。关萍说,遇到顾客面部有斑或者痣想去掉,修版师就用铅笔直接在底片上描画,这样洗晒出来的照片就没有斑或痣了。在冲洗前后,还能通过增添笔画来调整图像。如果觉得人脸小了或者胖了,都可以通过描画底片、晒洗调整来做微调。现在人们在电脑上“PS”图片,在当年可都是靠人工一点点描画出来的。

拍集体照也是当时照相馆的主要业务之一。据关萍回忆,一台二手的旋转照相机能旋转360度拍摄超千人的大合照,是当时广州照相院的宝贝。这台由老板林荣福在1953年从香港买回来的照相机,曾拍过1957年朱德委员长在南宁的合影。

3

拍美照取景

不再难倒摄影师

在受访的摄影师拍的老照片里,记者看到了当年南宁人生活、娱乐的瞬间,也看到了这座城市几十年来的变化。

在关萍拍摄的老照片中,上世纪70年代,广西博物馆南侧还没见一栋高楼,如今与博物馆一路之隔的民族宫,当时也还是一片水塘。同期拍摄的一张朝阳广场的照片中,一群身着宽大衣裤的居民在广场晨练,远处29米高的南宁市望火楼没被任何建筑遮挡,“一枝独秀”。

“即使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宁市的高楼大厦也不多。”1962年因为照相兴奋好几天,后来成为国家高级摄影师的石伟就说,当时他们想去拍城景美图常常觉得很难,邕江大桥是仅有的几个难得的摄影好去处之一。“现在带相机出去,随处一拍都是一幅美景。”石伟举例说,比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宁市青环路的三角梅等等都是网红拍摄点。

4

高档相机

进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城建外,另一个让摄影师们感受至深的变化,则是高档相机的普及,从极贵重的物品成了飞入了寻常百姓家的工作、娱乐设备。

在胶卷时代,不但许多相机售价不菲,胶卷也很金贵。这跟现在的摄影圈调侃的“玩单反穷三代”,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钱,常常只能买一两筒胶卷,每筒胶卷只有36张底片。为了节省胶卷,当时很多人把用过的胶卷剪一段接到新胶卷上再放到相机里去,争取多得一两张底片。

如今,摄影已经从胶片时代进入数码时代。石伟就说,从2010年开始,许多普通人越来越多地购买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一万多两万元的相机,不少人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了。在许多节庆活动,常常能看到成群结队拿着高档单反数码相机的大爷大妈的身影。现在,智能手机拍照功能强大,自拍、他拍都很流行,更使得人人都成为了“摄影师”。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关萍供图

新闻推荐

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南宁巡展开幕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许丹婷)12月10日,“不忘初心奋发图强——新中国工业档案文献展”南宁巡展在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新馆开幕...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