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宜居” 蜗居变宜居 拥堵变通达

南国早报 2018-12-11 16:19 大字

南宁民族大道凤岭立交桥极大便利了周边居民的出行。 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玉林市玉东新区保障房项目,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刘钦明摄

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

马路宽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更完善了——这是广西人对所在城市的共同感受;

高楼林立,商铺云集,绿树环绕,处处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美妙景观——这是外地游客对广西城市的直观印象。

从土木砖砌的平房到钢筋水泥的高楼,从只能挡风遮雨的蜗居到宽敞明亮的套房/居室……60年来,城市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配套的完善,居住品质的提升,见证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1“三级跳”后房子越来越好

“从最开始的单位分房到集资房,再到商品房,家里越来越大,住得越来越宽敞。”回忆起30多年来的住房变化,家住南宁市凤岭北一小区的王女士感叹,她经历了住房“三级跳”。

1986年,刚参加工作的她在南宁江南区一个乡镇担任一名初中教师,那时学校的住房是很简陋的砖瓦结构平房,房间里除了一张床(用两张长凳在下面固定,上面铺几块木板),什么家具都没有。说是住房,其实是学校里的教师单身宿舍。

上世纪90年代,职工解决住房的途径主要依靠单位分配,俗称福利分房。1992年,王女士调到南宁市区的一所初中任教。头两年,还是与3个老师“蜗居”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结婚后,她和爱人住在单位分配的一套约40平方米的单位福利房里,告别“蜗居”的生活,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套独立的房子,内心无比高兴。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区各地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王女士和爱人一起,买了一套单位的集资房,住房面积大约90平方米。2006年,王女士一家又买了一套改善型住房,住房面积比单位的集资房大了50平方米。

11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女士家里采访,她正在阳台上浇花,悠闲惬意。

记者注意到,她家贴满瓷砖的墙壁很明亮,白色的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台很大的数字电视机,沙发、茶几、饭桌、书柜等几大件实木家具摆放有致,客厅里龙飞凤舞的字画也很引人注目,阳台角落里的花开得正灿烂。她说,居住在公园附近的小区,空气清新,周围还有金融、购物、教育等配套设施,生活十分便利。

2从棚户区到新小区

保障房圆了众多家庭安居梦

针对低收入人群,从2006年开始,全区各市陆续推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实现住有所居。

水街片区是南宁市的旧城区。退休工人李先生之前一直住在大同街的危旧房里,一下雨房子就漏水。2012年,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南宁市对水街片区进行改造,李先生率先响应政府的搬迁号召,从低矮破旧的危旧房搬到了敞亮的电梯房,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白宋亮是来宾市兴宾区城北社区的居民。房子拆迁改造后,他们一家住进了由政府在市区统一收购的存量商品房。按照当时的补贴标准,白宋亮一家13口人,人均免费40平方米,自己又添了点钱,老屋子换成了4套130多平方米的新房。

临时搭建棚屋解决居住问题的困难户,住进了崭新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申请人,优先安排到了楼栋低层的无障碍保障房;低保户、下岗工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经适房、限价房;长年生活在水上的船家人终于在岸上落了户……五年来,在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脚步中,广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提速,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3从拥堵到畅通

基础设施完善让出行更方便

自治区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道路、立交的建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品质。

四五年前,一提起南宁市的沙井大道和南站大道,人们总会联想起“大货车排队”“交通混乱”“道路拥堵”等场景。自从2016年8月底沙井-南站立交桥通车后,该路口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改观。驱车从白沙大道经这座立交桥,很快就可以进入外环高速;右转走匝道,几分钟后即可到达华南城。

近10年来,不仅仅是南宁市,我区的柳州、桂林等城市,也相继建成了多座城市立交桥,它们矗立在城市各处,纵横交错,造型各异,通连四方,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数字看变化

自2007年至2017年底,全区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163.15万套,累计完成投资6689亿元,解决了500多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从8%提高到25.3%以上。

新闻推荐

多功能智慧终端进驻地铁1号线朝阳广场站 市民乘车间隙可自助申办身份证

本报讯(记者潘国武通讯员龙雪)市民在南宁乘坐地铁的间隙,可以自助办理车管、户政、出入境等业务了。记者昨日了解到,南宁地铁...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