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智慧孩子 把霍兰德兴趣测评引入课堂

南宁晚报 2018-11-20 07:46 大字

I岛“岛民”快乐展示岛内特色精英班小记者热情介绍自己热爱的岛屿R岛“岛民”正在设计自己岛屿的打折方案以吸引“游客”

■佟镝

“R岛的岛民喜欢用实际行动代替语言表达,他们擅长机械操作和修理仪器;I岛的岛民喜欢与符号、概念、文字、抽象思考打交道,喜欢从事理化、生物、医药、程序等动脑的研究工作……”在刚刚结束的南宁学生记者团精英班的开班仪式上,霍兰德兴趣测评首次被引入课堂,用于给小记者做兴趣取向的评估,为的是更了解孩子,能够培养出个性突出的优秀小记者。

“本次测评是一次勇敢的尝试。霍兰德兴趣测评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 Holland)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及其职业类型理论编制的测评工具,多用于成人的职业测评领域,但是使用这个工具对青少年进行兴趣测评还是第一次,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孩子正在做一项自己喜欢做的事!”本报特约专家智力支持单位智程生涯青少年学习生涯规划师卢连告诉记者,“我们也很愿意做这样的尝试,并希望广泛推广。”

那么,如何根据测评结果培养个性突出的孩子呢?家长又该如何配合?在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探讨让孩子的未来发展后劲十足的4块基石。

第一块基石:批判性思维

这是一种主动、过滤后的吸收,吸收的是课本的精华。整个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也是孩子对知识进行重构,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的过程。同时,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表达一些言之成理、有分量的独特观点。如果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

批判性思维的另一个获取途径,是发展批判性聆听的技巧。它的关键在于,既不盲目地全盘接受,又能把理性分析作为思维的“过滤网”,虚心吸取说话者的精华,然后“悟”出自己的思想。

经过“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倾听”两层训练,孩子就会有好主意,所以还要具备把主意“倒出来”的能力。

第二块基石:自我表现力

孩子走上社会后,首先遇到的考验就是怎么推销自己。如果孩子有了好主意,但他表达不出来,或者不能有效表达,别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的好主意只能烂在肚子里,或者被能言善辩的人盗为己用。而如果家庭从小能给孩子自我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那就能使他们超越应试教育的局限,今后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表现的内容才会逐渐重要起来。做研究也是这样,对许多孩子来说,要他们小小年纪就对研究感兴趣是不现实的,也是苛刻的。实际上,孩子在不断演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自然会逐渐对研究内容感兴趣,甚至在演示过程中,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三块基石:主动提问

只有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才是创造性的学习。很多人以为,孩子大了,不会提问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学会解决问题了,所以孩子学得越多,就越不会提问。这是因为,老师经常采取“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的方式,而且这些问题都是来自已知世界的,在这种方式下培养的孩子,也只具备了解已知世界的能力。

但是,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再玄妙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只有那些连老师都措手不及、疲于应付的问题,才有可能超出已知世界,触及未知的领域。

如果孩子每天只能解答老师给出的现成的问题,慢慢地就会失去启疑的天性,丧失探索、求知的本能。如果孩子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习,就和机械模仿、重复劳动没有区别。一旦养成了这种学习习惯,孩子就会长期陷入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产生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提出新问题和新可能,从新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那才是需要想象力的,只有解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算是科学进步。

因此,只有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越多,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从而走向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第四块基石:自我管理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并非完全对孩子不管不问,或者不去引导,而是在培养孩子的能力问题上,不做过多的个人说教,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和体会,然后分析并整理出能说服自己的想法。接着就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步骤,并在实施计划中慢慢学会自我管理。

因此,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但是,父母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以为可以改变孩子的想法,可以改造孩子的意志,可以代替孩子进行思考。我们很容易忘记:小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意识、思维,将来也要独立闯天下、过日子。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独立意识的保护。不要对孩子的异想天开、以下犯上横加指责,容许孩子“篡”一下“权”,天塌不下来,孩子却经历了新的历练。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正如买回家的香蕉,从生到熟,要经历一个内部的质变过程。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熟吧!快熟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

总结来说,要培养后劲十足的一代新人,就得明白,学东西又多又快的聪明孩子并不一定就是智慧孩子。那什么是智慧的孩子?能够提出问题、极具好奇心;有狂热的可笑的主意;既会玩,又会学;能深入细致地探讨;表达有力的观点;能概括抽象的东西;更愿与成人交往;能演绎推理;喜欢寻找课题;长于创造新的设计;学以致用;善于发明,勇于猜想;热衷于钻复杂的牛角尖;善于观察、善于反思……

这才是智慧的孩子。

■相关阅读

如何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

8个窍门请带走

1.集中全部精力去充分地、生动地体验每一个时刻。

2.把生活看作一个选择的过程,然后去选择它。

3.倾听你自己的声音,相信你内在的需要。

4.对自己负起责任。

5.不墨守成规,勇于表现真实的自己,敢于与众不同。

6.欣赏自己的所作所为,使之做得更好。

7.创造更多更好的经历,用积极的眼光观察世界和人生。

8不糊弄自己,认清自己的立场,并且找到放弃它们的勇气。

新闻推荐

西乡塘区提前48天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

在全市上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11月16日,西乡塘区财政收入完成40.32...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