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创新释放大能量
邕武派出所“1+1+N”联动联巡巡逻队。(颜诗琳 摄)
近两年来,市公安局兴宁分局高度重视警务创新工作,积极鼓励基层一线民警立足岗位大胆开展警务创新,不断优化勤务模式、资源配置、警务模式,主动适应公安工作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催生了一批“接地气”、有实效的警务创新项目,有效提升警务效能,破解工作难题。
成立团队
打造新媒体传播阵地
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在全市率先成立警察公共关系团队,并先后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全区公安分(县)局第一个新媒体中心和全市公安分(县)局第一间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室。
该分局警察公共关系团队成立后,打造了线上“兴宁警方”新媒体传播阵地,抖音号粉丝达到60万,在全国公安抖音号中名列第七,各类新媒体作品传播量累计近8000万,形成“网红”“大V”效应。
警察公共关系团队拍摄的预防网络诈骗微视频荣获全区一等奖,获全国公安“三微”大赛三等奖。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在线下则开展“平安基层行”系列活动32场,通过“6+N”舆情处置模式成功应对多起突发、敏感案(事)件引发的重大涉警舆情。
今年8月,全区公安宣传工作推进会在兴宁分局设立分会场,自治区公安厅组织与会代表参观了兴宁分局新媒体中心,并向全区推广该分局的新媒体工作经验。由于新媒体传播阵地为打击、预防违法犯罪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该城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创下了好成绩。
立足实战
打击违法犯罪更精准
针对基层民警在开展小案现勘工作中提取物证难问题,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刑侦综合大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易掌握的物证提取方法。
该分局把遍布辖区的监控视频探头,变成派出所民警勘查案发现场的“眼睛”,把潜在的物证变成为民警可见且易见的痕迹物证,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简易的提取方法,配置相应的工具,通过培训推广,迅速提高了派出所小案现场的勘查质量和效率。通过生物物证的鉴定,直接锁定嫌疑人,有效解决了小案破案难的难题。
今年1月,全区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生物检材提取教官培训班邀请了该分局刑综大队教导员黄红为全区刑事技术骨干授课,推广小案现场物证提取工作经验。
科技引领
群防群治筑牢“安全网”
兴宁分局邕武派出所侧重将警务信息化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依托当前启动的社会治安巡防新机制,积极探索与辖区社会治安形势相适应的“1+1+N”联动联巡工作模式。
该分局邕武派出所社区民警凌廷锋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实际,将辖区原有分散的治保力量重新整合,组建了“邕武派出所联合巡逻队”这一新型群防群治队伍,全市首创“四级巡防”调度“一张图”系统,通过“智能对讲调度管理平台”及对讲机警务终端,实现对队员“点对点”指挥调度。
在凌廷锋的带领下,巡逻队按“三统一”标准(即统一装备、统一培训、统一考核)进行管理,并实行工作联勤、科技联防、服务联动、社会联控“四联工作法”,有效打破了单位、住宅小区“各顾各家”的壁垒,实现邻里守望、邻里互助,形成“点线面”的辐射效应,构建了一张坚不可摧的“安全网”。
“1+1+N”联动联巡工作模式开展以来,邕武派出所辖区连续9个月没有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侵财案件明显下降。如今,在兴宁区,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主动加入这一联动联巡机制中,辖区单位自行购置了警棍、头盔、防刺服等装备及13辆电动巡逻车,各单位出资安装的警用灯箱覆盖辖区所有道路,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
今年前三季度,该分局辖区盗窃电动自行车案发案率均实现大幅下降,“1+1+N”联动联巡巡逻队制止现行案件8起,查处违法犯罪行为12起,抓获盗窃现行犯罪嫌疑人4人,追回被盗电动自行车4辆、电瓶20多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报记者朱新韬
通讯员陈思华 颜诗琳
新闻推荐
男子被乘客控制住并移交警方。视频截图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段钦中)11月10日下午6时许,南宁市北大桥底的江北大道路段,一名喝...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