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优秀派出所是怎样炼成的

南宁晚报 2018-09-25 05:49 大字

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山派出所民警与安保工作人员互加微信,方便工作开展

本报通讯员 韦云瀚摄淡村市场日均人流量高达10万人次,福建园派出所加强警力巡逻

本报通讯员 韦云瀚摄

中山派出所

“四队一室”破瓶颈

立体巡防成效显

■本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朱成俊 苏伊玲

“谢谢你们帮我追回了被盗的电动自行车!”9月20日,在市公安局中山派出所,市民潘先生领回了被盗车辆,向民警表达感谢。8天内将被盗车辆物归原主,不仅体现了警务工作成效,也筑起了警民间的信任之墙。从2014年10月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到2017年5月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的荣誉,中山派出所用了不到3年。今天,我们走进中山派出所,带您来了解关于它的故事。

推进警务新改革 发案率下降47.2%

潘先生是快递员,电动自行车是他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9月12日上午7时50分,潘先生准备出门送货,发现电动自行车被盗了。他又焦又恼,车没了,工作该如何继续?潘先生当即报警。

9月19日,潘先生接到了警方通知,车找到了!承担这次侦办任务的是中山派出所案件侦办队民警黄澄鹏,他之所以能心无旁骛地破案,源于该所的警务改革。

中山派出所为突破警力短缺的瓶颈,积极推进“四队一室”警务改革,成立治安防控队、案件侦办队、社区警务队、内勤服务保障队及综合指挥调度室,实现警力的科学再分配。其中,综合指挥调度室就好像是全所的“大脑中枢”,指挥“四队”警力开展工作,并由此构建立体化巡逻防控体系。

据统计,“四队一室”警务改革推进以来,全年总警情下降,可防性刑事案件下降,安全感、满意度上升,破案数上升,打击数上升。2018年第一季度发案数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了47.2%。

“洗楼问安”创新路 打造沟通新渠道

中山派出所辖区是青秀区的核心区域,机关单位多、大型医疗机构多、金融机构多、学校多、宾馆多,人、才、物流动大,治安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如何调动辖区安保力量,保一方平安?该所有绝招。

中山派出所独创“洗楼问安”工作模式,针对社会治安和民情民意,像清洗楼道一样,逐个小区、逐个楼盘逐栋逐户走访。在“洗楼”过程中,民警还积极开展“问安”活动,了解小区治安状况,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洗楼问安”不仅“洗”去了治安隐患,同时“问”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

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闹”“医托”问题较突出,中山派出所专门设置了警务室、驻院执勤点,加强巡逻指导。“我们将‘医托\’信息录入电脑,再看到就能及时识别。” 中山派出所副所长程杰林说。伴随着民警打击力度的加大,“医托”“医闹”等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为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山派出所创建了7个微信警务室,每周定时向辖区单位通报警务情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用便捷、高效的方式,打造警民沟通新渠道。

优良传统广发扬 “爱民为民”代代传

在中山派出所经营文化长廊,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仅述说了派出所创建58年来走过的路,也诠释了该所“爱民为民”理念的传承。

“这是上世纪50年代,民警在为群众挑水;上世纪70年代,民警到南国街看望‘五保户\’;上世纪80年代,民警为学生普及安全教育、照顾患病群众;民警帮助迷路老人返家……” 中山派出所所长黄礼介绍说,派出所会定期请老民警来给大家上课,传承优良传统。

据统计,2017年,中山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优秀基层单位称号,所长黄礼当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此外,派出所还曾荣获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区公安系统先进集体、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先进集体、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厅示范单位等荣誉。

福建园派出所

“七个一流”显成效

处突能力获好评

■本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黄斌 朱成俊 苏伊玲

今年8月,南宁某小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南宁市公安局福建园派出所接警后,迅速出击并成功将嫌疑人控制。在这教科书式处突方式的背后,是福建园派出所全力以赴打造“七个一流”(建设一流、装备一流、信息化一流、队伍一流、执法办案水平一流、打击犯罪能力一流、防范化解矛盾能力一流)所显现的成效。

出警迅速巧处置 快速制服嫌疑人

8月的一个下午,福建园派出所副所长玉华永结束路面巡逻回到所里,还未来得及喝水,就接到了110指挥中心警情指令:在辖区某小区居民房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玉华永当即启动突发重大案件处置预案,带领值班民警迅速赶往现场。

在现场,玉华永和同事兵分两路,一路民警负责留守原地,协助120抢救伤员;一路民警在小区进行现场走访,锁定嫌疑人。民警在走访中得知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后,迅速将相关信息反馈回派出所。与此同时,福建园派出所调取监控,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并确定了嫌疑人逃窜方向。

此后,福建园派出所所长何松华、教导员陈威分别带领一组民警,沿着河堤开展嫌疑人搜寻工作。在邕江一桥附近,何松华追上了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出警迅速,反应及时,处置恰当,每一步环环相扣。业内人士将这次案件称为教科书式的处突。

这样的教科书式处突在福建园派出所已经不是第一次。今年2月,在处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中,福建园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控制事态,并协助医生救治伤员。另一组巡逻警力前往增援,通过现场走访,掌握犯罪嫌疑人信息,使得案件得以快速解决。

强业务抓实干 民警自制警务书

福建园派出所通过以练促战、严格考核制度,不断规范民警执法执勤,提升一线民警处置突发警情的能力。在民警罗登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本厚如字典的笔记,内容是他整理搜集的警务素材。

罗登科今年52岁,12年前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福建园派出所,并扎根在这里。如今,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罗叔”。民警黄霄说,没有罗叔办不下来的案子,遇到问题,找罗叔就对了。同事们把他称为所里的定海神针。

平西村雷女士养的一只藏獒,整日狂吠,邻居反映强烈,村委会多次做工作都没有效果。当时《南宁市养犬登记办法》尚未出台,藏獒未列入市区禁养犬种。一晃9年过去,藏獒逐渐长大,成为邻里关系不断恶化的导火索。罗登科得知后,来到雷女士家中了解情况,得知雷女士家人曾多次被咬,便以此为突破口,最终说服雷女士将这只80公斤重的藏獒送往南宁市犬只收容所。

依托科技强警力 指挥调度保平安

福建园派出所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5万人,暂住人员2.27万人。辖区内,市场、娱乐场所、城中村众多,警情复杂。民警既需要有坚实的业务功底,又需要利用综合指挥调度室等高科技手段,为案件研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6年9月,福建园派出所综合指挥调度室建成投入使用,刚刚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民警梁根接过了这一工作。在调度室,时常可见他紧盯大屏幕,右手拖动鼠标,将视频监控画面放大,然后迅速锁定嫌疑人。

如今,梁根翻看过的视频已经装满十几个硬盘,他成为这方面的能手。在福建园派出所,这样的警察故事还有许多,为它赢得了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全区公安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新闻推荐

校园庆双节

日前,江南区富乐小学举办了别具特色的“浓情中秋,欢乐国庆”美化教室实践活动。各班老师、家长根据本班实际对美化教室进行...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