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关爱暖人心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打造护理重点专科团队素描
本报记者梁莹本报通讯员何胜
抽血、打针、量体温、测血压……在你心中,护士是不是都是做这些不起眼的工作?
5月8日,国际护士节前夕,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护师刘丽霞刚做完一位癌症老人伤口的愈后护理,便匆匆赶到护士节义诊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没想到,居然是一位护士把我母亲治好了。”今年春节前,这位老人因电动车碰伤被送到南宁市一医院。看着两条小腿上的伤口,家属们都以为老人从此站不起来了。
从巴掌大的伤口到将近痊愈,看似简单,却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伤口大,不容易愈合,要选择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敷料;老人有肠癌等基础病,身体条件差,没有植皮机会,必须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为此,刘丽霞用最新的护理理念,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两个月治疗,老人站起来了,而整个疗程的花费,才2000元出头。
“我们护理的不仅仅是伤口,更是人心。”如今,刘丽霞的手机里存了数千张患者伤口的照片。每当有患者的咨询电话,无论多晚她都会及时回复。
正是刘丽霞对伤口护理的高超技能,让患者解除了身体和心灵上的病痛。刘丽霞说,这不仅是自我的职业修养,还得益于另一位护士——鄢春宁的传帮带。
作为南宁市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护师,鄢春宁还是区内第三个、南宁市首个获得国际认证的伤口造口治疗师。“以前慢性伤口护理治疗以手术为主,患者痛苦、费用高昂。如何为患者解决难题?”2010年,鄢春宁学成归来后,医院便以此为契机,对该科室的伤口造口进行技术升级及规范,带动了伤口造口护理专业小组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由学科带头人对相关科室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将新技术、新手段发展到每个科室,形成了慢性伤口造口的管理、培训网络,保证达到全院管理同质化、护理系统化的要求。
医学上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专科护士培养将是方向。为此,医院立足学科,从人才培养、质控、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重点打造更具有专业素质的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近3年来,该院共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护理人员培训。从普通护士到专科护士,像鄢春宁这样的专科护士,已培养60余人,覆盖ICU、急诊、手术室、肿瘤、新生儿科等10余个专科;从个人到团队,再从团队辐射到医院各个科室,医院已开设伤口造口、PICC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心理护理门诊等4个护理专科门诊,成立8个护理专业小组。
2016年,该院护理专科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护理专业重点专科”,这也是南宁市首个获得广西临床护理重点专科的单位。通过开展临床护理重点专业学科建设,医院形成危重症护理、静脉治疗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糖尿病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血栓预防护理等临床护理亚专业学科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带动了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使该院护理专业的整体实力达到区内同级医院的先进水平。
目前,南宁市一医院作为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培养基地、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护理学会挂靠单位,承接了整个首府市级医院的护理质控、培训等工作,对南宁市护理工作产生了较强的区域辐射力及影响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璋通讯员钟颖谢国琼)昨日,南宁经开区组织辖区街道、建设、环保、工商、城管等部门,依法对辖区那洪沟两侧区域违法建设开展联合整治,共清理违法用地面积约17500平方米,整治违法建设面积约1...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