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出行越来越受青睐,自治区政协委员支招行车安全—— 在南宁建设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
青环路上红色的自行车道备受喜爱骑行的市民青睐 本报记者 段柳健 摄
■本报记者 韩沛 周志英
随着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等快速发展,自行车已逐渐重新成为城市居民近距离出行的重要工具。特别是2017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提高了社会公众对自行车骑行的青睐。然而,与这一趋势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广西主要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接驳仍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对此,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议,在首府南宁建设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注 自行车成近距离出行首选方式
由于城市道路资源稀缺性的限制,道路空间往往被优先配置给机动化交通。以南宁市为例,目前市区内不少非机动车道存在着车道不连续、宽度过窄、机非隔离设施匮乏、非机动车道空间大量被占用等问题,使自行车通行空间和出行环境得不到保障。一些路段自行车与机动车相互冲突影响,造成自行车骑行不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认为,在自行车逐渐回归城市主流交通出行方式的进程中,保障自行车路权优先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公共自行车事业,修建城市专用自行车道,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自行车出行可以打通与地铁、公共汽车接驳的“最后两公里盲区”,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升社会效率,亦符合绿色低碳的健康理念。
其次,发展自行车事业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如今自行车文化正逐步从代步向时尚骑行转变,“环广西”是广西举办国际赛事的标志性起点。以举办自行车世巡赛为契机,把“环广西”打造成为与“环法”齐名的顶级赛事,扩大赛事交流平台,将能极大提高广西的知名度,为广西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再次,首府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和“中国绿城”,如能建设好造型优美、畅通有序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将会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支招 建立地面与空中立体专用车道
乐园—万象城—金湖广场—长虹路的环线。火车东站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凤岭北也是南宁的城市名片区域,但目前该片区公共交通覆盖不足,居民出行还不够便捷,因此可在凤岭建立骑行环线。
建议配套建设自行车专用过街通道。在人流量密集的重点区域,如火车东站、南宁火车站、五象CBD、万象城、朝阳广场等区域建立专用自行车过街通道,或将自行车专用过街天桥与人行天桥进行一体化建设。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建议,在借鉴厦门等城市空中自行车道项目的基础上,在南宁建立地面自行车道与空中专用自行车道一体化的网络体系,以此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南宁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分步骤建立健全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
建议修建会展中心—南湖—青秀山—凤岭南区域环线。南湖是南宁市目前最优美的城中湖泊,地理位置优越,可在环湖慢跑跑道旁规划一条地面自行车道,外部线通过站点与南湖环线连接。
建议修建体育中心—五象湖—龙岗区域环线。该区域的市政建设正在进行中,可在此建立西南首个空中自行车环道,连接政务中心、五象岭、蟠龙村、体育中心、CBD中心区域和五象湖。
建议修建火车东站—佛子岭路—儿童
[相关链接]
厦门建国内首条空中自行车道
厦门建设的国内首个空中自行车道全长约7.6公里,它是在BRT高架桥下两侧架起两条新高架桥,作为专属的自行车道,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自行车道断面主要沿BRT两侧布置,单侧单向两车道,净宽2.5米,总宽2.8米;合并段净宽4.5米,总宽4.8米,采用钢箱梁结构。
该空中自行车道设计峰值流量为单向2023辆/小时,设计时速为25km/h。采用智能化闸机“鉴别”进入车道的车辆,并采用多重传感监测技术、可见光及红外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实现对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快速通过式检测识别。车道每隔50米便有一处监控摄像头,应急中心调度员可通过监控发现违规者,并通过广播予以警告。此外,摄像头还可智能分析骑行流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新闻推荐
江南区国税局值班领导杨新宇副局长为纳税人解决困难。(江南区国税局供图)江南区国税局高度重视纳税服务工作,在2018年的南宁市国税局纳税人满意度动员会的指导下,积极谋划,开启2018年“蓝丝带”纳税服...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