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孩子走失,如何有效寻人 报警、“晒娃”、发动群众都是有效的办法

南国早报 2017-12-11 16:57 大字

11月24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举行“保护自己 防拐防骗”的安全教育课。 赵兵摄近期寻人事件

愿朋友圈不再“找小孩”

编者按:

前段时间,儿童走失、学生离家离校出走等事件频发,引发人们对孩子人身安全的关注。作为家长,怎么预防孩子走失,哪些找人方法最及时有效?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孩子安全意识、生命意识教育,以及人格培养等方面有哪些探索?12月1日,《广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正式施行,立法层面对预防孩子出走、保护未成年人群体方面有哪些思路?连日来,记者采访学校、家长、派出所、专家,希望从多个维度看待“找孩子”事件,让我们的朋友圈不再被“找孩子”刷屏。

南国早报记者甘宁蒋晓梅

11月23日,西林两留守儿童藏身大巴车底去百色找父母,幸被安全送返;23日傍晚,南宁荣和山水绿城的10岁男孩贝贝走失,至今下落未明;24日,南宁一周前离家出走的4名初一女生被警方找回;25日,南宁一名离家出走的小学二年级女生,在住家所在小区内被找到;27日,南宁一名11岁六年级男孩从学校出走,近30小时后终于被找回……

近期“找小孩”事件屡屡刷屏朋友圈。大家在爱心接力散布寻人信息的同时,也在为走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捏着一把汗。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旦遭遇类似情况,该采取哪些手段有效寻人?记者梳理近期的寻人事件,请警方为家长们送上“实用宝典”

预防走失

多方评估规避风险

通过梳理以上几起“找小孩”事件,可以发现,出走的都是学龄期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像学龄前儿童,时时在家长的视线之内。不少家长在小孩上学之后,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孩子有一定自理能力了,且有学校照管,对小孩的动向、心理状态就观察得没那么细心。而安全隐患往往发生在“放学后、回家前”这一个真空时间段。

南宁市公安局邕武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郑拓,参与了贝贝走失事件和二年级女生出走事件的寻人,有丰富的社区警情经验。他对家长如何预防孩子走失提出了3条评估办法。

首先是评估孩子所处环境的风险。比如,放学路上是否经过外来人口集中区域,是否有交通和环境复杂的街区?孩子越小,面临的安全风险越大。即使时刻将孩子带在身边,也有可能出现暂时“真空”状态。比如,从事服务行业的家长,把孩子“放养”在岗位附近,一旦忙着招呼客人,家长就会暂时放松对孩子的注意。还有独自带娃的家长,在身处车站、公园、商场等开放性区域的时候,也要提高警惕,有的孩子撒开腿一跑,过了拐角、红绿灯就没影了。在以上这些风险区域,家长都应提高对孩子人身安全的敏感度。

其次是评估自己孩子的外形和性格特点。乖巧、文静、漂亮的孩子,会更容易引人盯梢;而具有不同于一般小孩特点的孩子,如一些病征、个性较为突出的,也非常引人注目。这样的孩子如果留其独处,安全隐患就会较大。

三是评估托管机构和人员的安全性。在课后和寒暑假期,很多家长选择一些午托班、国学班托管孩子,对这些机构,家长应实地考察环境,平时也应多去探访孩子生活情况。如果是老人、亲戚代管,应该多沟通联络,掌握孩子状况。

另外,一些防走失的技术性手段也可以采用,如将一些绣有姓名等信息的小布片缝在孩子衣物上;给孩子佩戴有定位、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等。

紧急应对

“晒娃”可取报警必要

一旦发生孩子走失事件,不少家庭会六神无主,在焦灼、猜想和等待中浪费了寻人的“黄金24小时”。如何有效开展寻人行动?郑拓警官给出了建议。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与孩子失散,要安排一位家长原地等待,孩子有可能会回来。然后可广播寻人,利用微信微博扩散消息寻人,24小时内孩子仍在所在城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等候的同时,还应向走失地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报警。如果是学龄前幼童,在询问了幼儿园老师、同学家长后仍不见,就应马上报警;如果是中小学生,在询问过走失地人员、与孩子相熟的亲友后仍失联,也应尽快报警。

报警时,要能立即向警方提供以下信息:一是孩子的近照,可经常为孩子拍照并存在手机、朋友圈。二是说出孩子的习惯和个人特点,比如喜欢去什么地方玩、喜欢吃什么、讲何种口音语言等。三是确认孩子走失时的状态,如往哪个方向走、穿什么衣服、有何随身物品、身上有没有带钱或手机等。

警方的寻人渠道会比家长广。警方会通过内部微信、工作群转发扩散寻人,通报到各个社区、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各处巡警,扩大搜寻面。同时,也会派出巡逻人员,迅速辐射到走失地点周边三四公里范围,还会在关键节点通过查看视频监控寻人等。

家长方面,可以马上通报熟人圈子,发动亲朋好友寻人,应分散找寻,估算孩子行走的速度,单人分头从不同方向去找。平时,家长在朋友圈向熟悉的亲友适当地“晒娃”是有帮助的,让熟人圈子了解自家孩子成长中的体貌特征,有利于在关键时刻提高找人的效率。

有效寻人

发动群众扩大搜寻

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往往也是寻人的关键。近段时间的“找小孩”事件中,许多市民在朋友圈、微信群热心转发,体现了“能帮就帮”的精神,随手转一下,就能为当事家庭添把力。

如上述的六年级男生出走事件和二年级女生出走事件,都是发动小区保安、群众开展搜寻或通过群众提供线索,最后找到孩子的。

郑拓警官提醒热心群众,在发现走失孩子行踪后,与其先通知家长,不如先报110,因派出所有通报机制,可以第一时间比对失踪孩子的情况,避免误判。同时,对于走失时间较长之后才转发的朋友圈寻人消息,可以先跟家长联系看孩子是否找到了再决定转发,避免冗余信息。

防拐教育

成人求助留个心眼

郑拓警官提醒,学龄前儿童家长要尤其注重教育孩子应对走失。有些老人平时带孩子,看到巡逻民警会开玩笑地吓唬孩子:“如果不听话就叫警察把你抓走。”这种玩笑是不适宜的,会让孩子对民警产生畏惧,一旦走失就不敢向民警求助。实际上,应当培养孩子的求助意识:走失时一定要找穿制服的人员求助,如民警、安保人员、车站职工、商场职员等等。

南宁市建政派出所冯副所长介绍,很多时候孩子只是临时性走失,几分钟或十多分钟就找到了,这种情况普遍发生在人多的地方。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基本的安全教育,除了记下父母的手机号码外,在走失时,还可以向售货员、菜市场摊贩、公园保安等相对固定的人员寻求帮助。

冯副所长提醒,家长应该教育小孩,不要跟陌生人独处或搭话。人贩子最常见的行骗手段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爱心,尤其是利用孩子的爱心行骗。家长应该提醒孩子,人在遇到困难时,一般不会向比自己还弱小的孩子求助。因此,孩子在遇到成人求助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不要因为好心泛滥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南宁查处骗取公积金违法行为 近两年查处50余起

新华社南宁12月10日电(记者向志强)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期根据举报,对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业务中涉嫌骗取公积金的行为进行集中清查,共查处违法行为10余起,涉案金额上百万元。近两年...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