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道路上,他们足音铿锵 □本报记者 褚良春 李 磊 文/图

百色早报 2016-07-15 01:00 大字

陶永林夫妇自己动手搭建鸡舍  

午后,阳光猛烈。63岁的陶永林和老伴还在忙碌着搭建鸡舍,目前,他是隆林高山苗寨土鸡养殖合作社里年龄最大的社员,但是干起活来的拼劲儿并不输年轻人分毫。

土地不够平整,就用锄头一点一点挖平;木块太重,两个老人就一起扛……和侯文金一家一样,陶老汉夫妇用自己的双手,搭建起了鸡舍的雏形。

陶老汉告诉记者,他们家现在的土鸡数量并不多,第一批合作社拉去南宁现场展销的土鸡里,有几十只就是他们家的。

“说实在话,我真的有点担心,要是卖不掉怎么办……”回想当初的心情,陶老汉忍不住笑了:“后来文金他们带着钱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还说鸡好卖着咧,大家都抢着来要。我听了也十分高兴,要是我们自己干,鸡哪里能卖得这么远这么多。”

深受鼓舞的陶老汉当即报名参加了合作社,申请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搭建鸡舍……还给自己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打了电话,喊他早点回家一起养鸡。

陶老汉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也十分振奋,确定下个月就辞工回来。

在陶老汉低矮的鸡舍旁,还有一间简陋的木屋子,光线昏暗,打开门才知道原来是他睡觉的地方。尽管现在肉鸡还不算多,养鸡场离家也不远,但是为了预防夜间有人偷盗,陶老汉已经早早住进了养鸡场。

土鸡受欢迎,也燃起了么窝群众的创业激情。鸡苗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合作社还在使用老母鸡孵化的原始方式,村里买了两台孵化器在进行孵化尝试,但是500只一台的容量远远不够。

“现在村里还没有自己的孵化场,我们打算收集土鸡蛋,带到县城的孵化厂集中孵化,如果顺利,年底合作社土鸡的数量就比较可观了。此外,我们还计划为每只鸡配上脚环,环上印有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查询到每只鸡的喂养和防疫情况。”者浪乡副乡长龚平向记者介绍。

合作社需要扩大规模,龚平最近一直为合作社成员申请小额贷款的事奔波。

隆林多山,气候湿润,开展养鸡产业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帮助农民致富。村民不缺发展养鸡产业的热情,最缺少的是投入资金和科学的养殖及防疫技术。没有防疫技术和科学喂养,就不可能有养鸡产业的成功。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倾力支持为么窝村排忧解难,育苗、防疫,这就是目前合作社发展的紧要之处,么窝村第一书记温国静还请到了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专家担任么窝村养殖的专业顾问……八方聚力为村民编织一张覆盖防疫防病、科学喂养的安全网,牢固地支撑起养鸡农户的致富希望。

而除了土鸡产业,对于么窝村今后的规划和发展,以温国静、龚平等为代表的扶贫工作领导团队也有着长远的考虑:努力解决饮水和道路问题、积极探索玫瑰园产业发展、在竹林上做文章。

采访活动告一段落,但是么窝村的***故事仍在继续……

记者手记:

运送土鸡进城的货车上,我们像虾米一样躬着身体蜷缩在小货车不足一肩宽的后排位置上,腰脊和肩胛骨被车窗玻璃框抵着,一动,头就撞到了车顶……很难想象,龚平是如何带着侯文金这些贫困户蜷缩在货车并不宽敞的驾驶室里,一次次把土鸡运送至南宁。

450公里,6个小时,这并不是一段舒适的旅程,我们一生可能只经历这么一次,但是他们还要再熬多久?

“我们贫穷,但我们贫而不困。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贫穷者不是弱者,扶贫也不应该是施舍,我们只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辛劳付出,改善家乡现状。”——不言苦累誓要脱贫的么窝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采访结束后,我们仍然常常想起温国静、龚平这些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

想起贫困户侯文金的朋友圈签名,“一切向前看,努力改善家庭生活。”

想起朴实的苗族老汉笑着说:“累,但是希望每天都这么累。”

……

这样的意志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么窝人脱贫致富的日子,不会太远,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

新闻推荐

为提示司机减速工地摆“性福”牌事发南宁市友谊路,工地相关负责人称,是为了让司机注意安全;目前已改为“幸福”

工地上摆放着带有“性福”字眼的警示牌。今报记者周伟武摄今报南宁讯(记者周伟武)“这警示牌太露骨了,到底是写错字,还是故意为之?”近日,过往南宁市友谊路的不少司机,被路边工地的一块警示...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