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报道引起关注,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爱心账户”收到近两万捐款患病女大学生重拾生活信心 □本报记者 欧小珍

百色早报 2013-04-02 01:05 大字

 

这几天,身患肾衰竭的23岁贫寒女大学生黄小兰(本报曾于2013年3月28日第四版以《23岁贫寒女大学生罹患重病渴盼爱心人士伸援手》为题进行报道)受到了各方爱心人士的关注。如今,黄小兰“爱心账户”上的捐款数额每过几个小时就被刷新。原本因为没有钱住院治疗的黄小兰又于4月1日重新回到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然而,给她募捐的大多数爱心人士却连姓名也不曾留下。

不曾留名

他们却将爱传递

4月1日下午,记者通过联系黄小兰及其父亲黄福春了解到,短短5天时间内,黄小兰的“爱心账户”已经收到爱心人士捐款共计18000多元,多数爱心人士都是直接将款项转入黄小兰的个人银行账户,没有来电,也没有留下姓名。

在本报刊登黄小兰患病的稿件见报后,市民覃先生就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称,他愿意为小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随后询问了小兰的个人银行账户后,覃先生给小兰的“爱心账户”捐了200元。

小兰的一位在南宁某高校就读的高中同学在得知她患病后,把她的情况发布在该校的论坛上,4月1日,该同学帮助小兰筹得8000元,当天就通过“爱心账户”汇给了小兰……

截至记者发稿时,小兰个人“爱心账户”上的捐款已经达到18000多元。“我们今天去银行打清单出来发现,一共收到十几笔爱心捐款,但是都没有一个人留下名字。”黄小兰的父亲黄福春感激地说。

不再“孤军奋战”

这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昨日,重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显得有些疲惫。她说,因为无钱治疗,回家的这些天,没有做透析,她感觉一点力气也没有,但是当看到有这么多素未谋面的爱心人士的帮助和鼓励,让她倍感温暖。“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力量,给我希望,让我的生活从黑暗走向光明。”得到爱心人士帮助重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兰感慨地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活着,因为她明白自己身上已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期望。

而小兰的父母也逐渐意识到他们一家人并不是在“孤军奋战”,对治疗孩子的病逐渐有了信心,因为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已站在小兰身后帮他们一起撑起这个家。目前,我们相信还有更多的人正在将爱传递,同时也期待您的加入。如果您还想了解小兰的详细情况,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18977601511或者0776~2893388。

新闻推荐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

今报南宁讯(记者杜蔚涛通讯员蓝必祠)记者3月12日从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获悉,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原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国...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