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

南宁日报 2017-04-21 06:06 大字

(上接1版) 真抓实干 打造民生“项目榜”

项目是发展的引擎,也是民生事业的基石。铁板钉钉的“项目榜”,让“惠及民生”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动。

南宁市把解决民生诉求融入项目建设,几个“大手笔”真正让人信服。

——开展邕江两岸综合整治,邕江综合治理核心区域33公里两岸河段全线开工建设,邕江自治区党校至三岸大桥段完工,57.5公里河道船只完成专项清理,邕江水环境整体提升。

——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控特别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高, “南宁蓝”成为常态。

——消除或基本消除朝阳溪等约43公里河段黑臭水体,完成了国家“水十条”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年度考核任务。实施大王滩水库、龙潭水库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库区水生态环境,还老百姓一江碧水清波。

——五象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中五象校区、五象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等一批优质学校如期建成招生,医院、邻里中心、供水加压站等一批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或建成使用。

——全市 “三旧”改造步伐加快, “老南宁·三街两巷”改造有序推进;西乡塘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逐步形成新老城区协调发展格局。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七个一批”“七大工程”,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今年新年刚刚搬进新家的刘圩镇那度村村民玉华觉干劲十足。 原本玉华觉夫妻俩只有几亩甘蔗和水稻,经济来源有限,住的是土坯房,是村里的贫困户。随着***号角的吹响,玉华觉家的房子被列入危房改造计划,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建起了98平方米的新房。政府还出资帮玉华觉认养了两头牛,帮他争取了小额贷款。到了年底,玉华觉获得4000元分红,加上种甘蔗、水稻和养鸡的收入,玉华觉家年纯收入近2万元。

南宁市因地制宜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04个贫困村如期摘帽,11.47万人口实现脱贫。

在今年2月召开的南宁市两会上,新一轮的民生项目“榜单”出炉,2017年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获大会通过,共安排10个大项目35个子项目,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

公平公正 织就民生“保障网”

改革为了发展,发展为了民生。让更多改革红利普惠民生,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这是南宁市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

马山县一名58岁的居民1个月来反复咳嗽,胸闷,一直强撑着没去看病。3月13日,他呼吸开始困难,实在撑不住了才到县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刚一入院,患者的病情就迅速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心脏衰竭,被迅速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了3天,病情才开始好转。

“如果这事发生在一年前,人就没救了。”马山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韦珠榜说,该患者病情很危重,想转到南宁的大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没有重症医学科的救治,基本上撑不过24小时。而该院的重症医学科是一年前才建成的,这其间得到了南宁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的医联体的大力支持。

马山县人民医院加入市一医院牵头的医联体后,市一医院派去多批专家,每批驻点几个月,在设备、规划、人员技术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协助他们把重症医学科建起来。

在市一医院的帮扶指导下,马山县人民医院还建起了血液透析室。患者能留在当地做血液透析,人、财支出都减少了。

医联体的建立是南宁市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打造医疗联合体,把基层医院和大医院串联起来,将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机制。

目前,南宁市已有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院分别牵头组建医联体。逐步实现资源下沉、信息互通、预约方便、检查互认、转急诊顺畅,使城乡居民在基层能够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改革不断破冰,不断深化,南宁的民生保障安全网日益织牢。

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举措和收入倍增计划,使得全市就业率不断提高,创业平台日益拓宽。

南宁市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发展普惠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2016年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约13万人。

南宁市全面加强基层基本医疗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大力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振兴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医改的带动下,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明显改善,享受到了更多健康红利。

脱贫是最大的民生。南宁市强化精准帮扶举措,加快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深化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全市上下齐心,顺利通过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验收。

就业率提高,创业平台拓宽,养老金提高,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新村林立,菜篮子稳定,居民收入增加,脱贫范围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新闻推荐

广西:共享机制让贫困屯端上“金饭碗” 新华社记者刘 伟吴小康曹祎铭

广西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小都百屯秀美的村庄。新华社记者周华摄4月9日新华社播发的通稿《广西:共享机制让贫困屯端上“金饭碗”》,介绍了南宁市马山县乔老村小都百屯、古零村弄拉屯村民解放思想,采用...

马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马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