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大石山区孩子沐浴义务教育阳光 ——马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广西日报 2016-12-19 00:00 大字

蜿蜒崎岖的小路,延续着孩子们求学的脚步;

重峦叠嶂的高山,挡不住义务教育普惠的阳光。

近年来,地处大石山区的马山县克服经济基础弱、教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薄弱等重重困难,以教育扶贫为重要抓手,强化基础教育地位、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均衡配置资源,逐步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取得了显著成效:至年底,全县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公众满意度达.%;“小财政办大教育”“穷县富教育”的成功实践,为山区的孩子们铺平了求学的道路,也为马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完善基础设施

年9月1日,覆盖马山全县村级以上义务教育学校的安全监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在全县所中小学校园内的重点场所、重点区域统一安装监控摄像头个(每所学校5个),并直接接入马山县公安局视频专网和马山县教育系统视频专网,对学校教育教学、安全卫生、治安管理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

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是马山县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4亿元;从年开始,该县每年从非常吃紧的财力中安排不低于万元的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以助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办学条件方面,马山县积极实施“薄改”计划,开展校舍维修改造,—年,总投资2.亿元,实施单体工程个,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年,新建教学楼、综合楼栋,总投资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清退学前用房平方米,进一步缓解了教育用房不足局面;投资.万元,开展学校墙面“黑改白”、运动场改造、门窗修缮、校园绿化美化等工程,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装备方面,—年,该县累计投资.5万元用于添置仪器设备、图书、课桌椅、床架等,仪器配备日益完善,小学生均图书达到.册、初中生均达到.册,学生课桌椅实现一人一桌,寄宿生一人一铺覆盖率达.7%。年,该县教学装备4项指标达标学校比例分别为4%、2%、9%、%。至年,这4项指标达标学校比例均为%。

学生营养方面,率先在全区建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全县村级小学以上监控全覆盖,受益学生达万人次以上,初步探索形成了“互联网+科技+校园管理”的新模式,实现学生营养餐加工过程透明阳光。

2 关爱特殊群体

根据相关统计,目前马山县拥有义务教育学生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子女有1.万人,占比超过%;全县中小学留守学生1.万人,占学生总数的.%。贫困地区办义务教育存在的经费不足、留守儿童多、寄宿学生多等困难,马山都要同时面对。

为确保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无差别的义务教育资源,马山县全力保障入学公平,年以来名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公办学校就读;坚持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免费入学,县内不设重点学校,校内不分“重点班”“快慢班”;实行县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制度,定向招生比例从年的%提高到年的%,从源头上促进教育公平。

在保障入学公平的基础上,马山县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努力做到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孩子因困失学:年以来,资助家庭困难寄宿生9.万人次,金额.万元;资助非寄宿制困难学生人次,金额.万元;为家校距离3公里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发放乘车补助.万元,受益学生人次。社会各界人士热心资助的.万元,该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补助困难学生等,全县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针对留守儿童问题,该县研究制定《马山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方案》,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完善“代理家长”“一对一”等机制,让留守学生“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积极关爱留守儿童,涌现出不少备受各界赞誉的优秀代表,白山镇立星村外托屯儿童家园关爱留守儿童成效显著,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儿童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马山县还尽全力保障特殊教育经费、建立特殊教育帮扶机制,让义务教育资源惠及残障儿童:—年,全县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人数分别为人、人、人,入学率分别达到.%、.%、.%,均不低于%的相关标准;县特教学校深入所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中小学,开展巡回指导、学生评估等,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3 促进资源共享

走进马山县加方乡初级中学,一栋建筑面积为多平方米,建有个套间、个单间的教师宿舍楼格外引人注目。新的宿舍楼宽敞明亮、干净舒适,稍加布置就是一个温馨的小家,让不少“身在异乡”的老师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落实教师待遇、合理配置师资,是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多年来,马山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年提高。为确保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招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年,马山县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万元,受益教师人次,从年1月起,给所有乡镇教职工每月发放元乡镇工作补贴;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建设教师周转房面积3.万平方米;加大对困难教师的帮扶力度,同时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过渡登记人;提高教师政治待遇,年以来,该县获区、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有人,获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有人。

资源共享理念还体现在教师交流、师资培训、结对帮扶、信息化建设乃至学校布局等诸多方面:年以来,该县参加支教走教、轮岗交流、顶岗实习等教师达人,年交流比例均达%以上;从年起,该县按不低于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安排培训经费,年至今县级投入培训资金.4万元;该县8所中小学与南宁市7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出台马山县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县城所优质学校与所乡镇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信息化建设方面,年以来累计投资万元,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目标,教师办公电脑两人一台,每名小学生拥有计算机台,初中生拥有台;按照“撤小、合近、扩强、带弱”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学校,全县共撤并中小学校(含教学点)所,新扩建县城小学2所,增加学位个,县城“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4 打造办学品牌

放学前的课余时间,马山县百龙滩中心小学校园内又响起了节奏感十足的马山会鼓声,这是马山县“文化三宝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自年成立少年鼓队以来,百龙滩小学的鼓队目前已有队员余名,每周请壮族会鼓老师指导一次,在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让当地儿童从小就感受到本土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在均衡发展教育的基础上,马山县着力培育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打造义务教育办学品牌:

在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广西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年以来,共举办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兼任教师培训期,参训人员达人次。加大课程设置专项督导,禁止教师“借课”“占课”“挤课”等,保障学生接受教育权利。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办学思路,开展“马山文化三宝”进校园等活动,将素质教育与本地优秀民间文化有机融合,建立城北小学三声部民歌教育基地、百龙滩勉圩小学会鼓教育基地和加方初中扁担舞教育基地,并通过基地示范引领在全县中小学有序铺开,不断传承发展马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素质教育方面,马山县将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三节三爱”、“道德讲堂”等有机融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年以来,荣获区、市“优秀学生”“美德少年”等称号的有人;通过举办体育节、艺术节、鼓号队比赛、歌咏比赛等,促进体育、艺术“2+1”深入开展,近3年来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平均为.%、.%,均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深入开展“洒扫应对”“美丽马山”“学雷锋活动月”等主题实践,将德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接下来,马山县将进一步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发展教育的良好环境,扎实做好教育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闻推荐

广西岑氏家族了不起 引领百色风骚数百年□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岑氏族谱今年4月18日,广西区内外543名岑氏后裔齐聚百色凌云泗城,举行隆重的祭拜岑氏泗城始祖岑怒木罕公仪式,并成立泗城岑氏宗亲会。这只是岑氏家族后人最近的一个大型活动。近年来,光在百色各县区,岑...

马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马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