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环保践行者 弄拉“保护神”

南宁日报 2015-04-23 07:42 大字

(上接1版)李荣光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如果实在需要家具,我出钱买。”

“看看现在的弄拉,还真多亏了他的坚持。”覃元良感叹道。

就是这样,认定对的事,即使花钱,李荣光也愿意去做。“有这个榜样在面前,乡亲们无话可说。”覃元良评价道,封山育林的路,就这样持续走到了今天。

蓄水——持续发展让山窝变桃源

封山育林几年后,村里的生态开始有了起色,然而此时,竟又开始有村民到山上来砍树,甚至很多外乡人也参与其中。刚刚好转的生态又要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面对新的困难,李荣光又有了新的思考:依靠村规民约,可以暂时约束大家胡乱砍伐的行为。可如今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无法提高,再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一现状,村民还是会上山偷偷砍伐林木的。

“山顶还得继续封,但半山以下,我们可以利用起来嘛。” 此时,李荣光又冒出了新的想法。于是“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李荣光很有想法。山顶以下的每一寸土地,他都想充分利用起来。”弄拉屯屯长李华安认为,正是合理利用土地,才让弄拉逐渐摆脱了贫瘠的窘境。

经过李荣光和弄拉人的探索,弄拉逐渐形成了“以林为主、林果结合、套种药材、综合经营”的绿色经济新格局,弄拉的生态面貌得到改善。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尚待解决。原先,山里由于石漠化,导致山穷水尽,无水可用,村民们不得不到古零镇挑水。“我们从小道走去古零镇,至少也要1小时。”对于现年50岁的村民蓝美花来说,那些小道的艰苦路途,仍能清晰地在脑海中浮现。

和蓝美花一样,弄拉的所有人都需要水源!

封山育林后,村里的水源开始丰富,然而这并不足以应对干旱。李荣光想,既然有水,最好就存起来。一来村民自己用,二来干旱季节还能浇浇果树,万一遇上森林火灾,说不准还能派上用场。“就这么办!”李荣光坚定道。从那以后,村里多了3个蓄水池。

“去年干旱,还真多亏了这3个蓄水池。”李华安感叹道,去年9月大旱,村民用蓄水池的水才拯救了庄稼,挽回损失。

得益于李荣光和弄拉人的精心呵护,弄拉的生态环境已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山水流到池里,“水很清,里面还能找到螃蟹。”李华安告诉记者。

“有树的地方才能富裕,草都没有,那就只有穷的份了。”在李荣光眼里,让弄拉的环境改善始终是使命般的任务。而如今,他办到了,他让曾经“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穷山沟,变得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

新闻推荐

通讯员韦绍群马山县古寨第三届金银花节明日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韦绍群)马山县古寨第三届金银花节明日举行。当日在古寨金银花公园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目,并邀请唐佩珠、贾双飞等6名广西著名歌唱家到现场献唱。金银花是古寨瑶乡的致富之花,多...

马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马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