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壮哉!马山壮族会鼓威震天

南宁晚报 2014-01-25 03:27 大字

马山壮族会鼓表演,鼓声震天令人沸腾(资料图片)韦建廷用工具在木头上凿鼓

■本报记者黄呈开文/图

不管是在上海世博会,还是在马山县各地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总会传出马山县壮族会鼓震天的鼓声。这样的鼓声既让现场显得欢庆,又振奋人心,更让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初步领略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间文艺的风采。

其实,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也做鼓、打鼓,为何马山县的壮族会鼓会那么响亮,那么有节奏,那么振奋人心?壮族会鼓有什么奥秘,让马山县成为中国会鼓之乡?让我们一起来到马山,深入壮族会鼓的发源地一探究竟。

探访

1

会鼓传承超300年

最小传承人

是鼓王12岁的孙子

从马山县城走国道往武鸣方向走六七公里,就是中国会鼓之乡的发源地——位于马山县白山镇的大同村。

1月14日上午10时,冬日的暖阳驱走了凌晨降下的白色霜冻,气温也从10℃以下逐渐回升,变得暖和起来。此时,大同村壮族会鼓队的队长韦建廷正在国道上巡视,一见到有垃圾便弯腰拾起来。他说:“会鼓队的60多名队员都进行了清洁乡村义务宣传,村民们是不会乱丢垃圾了,但晚上会有些车路过。我们会鼓队的骨干轮流值班,清理一下。”

韦建廷曾多次在会鼓比赛中获得鼓王称号,还代表广西到上海世博会等地参与会演。得知记者的来意,他马上带着记者来到了大同村壮族会鼓传承基地的办公室。

记者在该办公室看到,壮族会鼓传承人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生于1865年的韦品标。“在300多年以前我们就开始玩会鼓了,有些人的名字没有文字记载下来。”韦建廷说,会鼓是马山县民间一项传统的壮族文艺,目前健在的、年纪最大的会鼓传承人是103岁的韦朝志老人,也正是韦朝志老人把韦品标的事迹告诉他的。

壮族会鼓有文字记载的传承人目前共有100人,年纪最小的是韦建廷的孙子韦擎陆。他生于2002年,今年仅12岁。韦擎陆在爷爷韦建廷的引领下学习会鼓,曾在多个会鼓比赛中获奖。孙子所取得的成绩让韦建廷感到欣慰,也期望孙子能将会鼓传承下去。

2

斗鼓比赛练技艺会鼓领头人会打鼓还会制鼓

办公室里存放着15面牛皮鼓,这些鼓都是韦建廷亲手做的。“我是跟着我爸爸学着打鼓的。以前村里只有一面鼓,我们小的又不能碰,只能拿着锅碗瓢盆来打,打着打着,就学会了节奏。”说起自己学打鼓学做鼓的经历,韦建廷感慨万千。

在父亲的指导下,韦建廷逐渐学会了击鼓的节奏,可是由于力量不足,鼓声并不响亮。于是,他通过干重活干农活,逐步增加了自己手臂的力量,鼓也越打越响亮。渐渐的,韦建廷在与其他村的斗鼓比赛崭露头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山镇大同村沿着国道往百龙滩方向延伸数十公里,沿途的村庄共有10多支会鼓队。每到农闲时节,各个会鼓队会进行斗鼓。“小孩白天斗,大人晚上斗,要一直斗到天亮。鼓手比的是力量、节奏和耐力,谁的鼓声不够响亮,谁的鼓声被对手的节奏打乱了,谁的鼓声先停下来,都要算输。”韦建廷说,从小到大,他赢过无数这样的比赛。斗鼓的时候,村里甚至周围几个村的村民都会出来观看,场面非常热闹,这曾经也是当地村民的主要娱乐活动。

除了斗鼓,每年的春节,村里的会鼓队也会组织表演活动,为的是告诉田地,当年风调雨顺、村子平安,对它们表示感谢,并祈求田地保佑来年继续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就是在不断的斗鼓比赛和会鼓表演中,韦建廷积累了丰富的击鼓经验,也成了当地会鼓的领头人。为了解决会鼓数量少的问题,他依靠着自己的琢磨,学会了制作会鼓。

3

会鼓从遇冷到辉煌 少数民族传统文艺传承有人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红红火火,许多传统的技艺逐渐遭到冷落。大同村一带的会鼓表演也受到了同样的境遇,这一度让韦建廷感到难过。“有那么一阵子,我曾经怀疑会鼓会在我这一代消失掉。”韦建廷说,那时,村民们大多数外出打工。挣了钱回家过年时,大多数人围到了赌桌旁,他组织的会鼓表演只有少数人参与。面对这种窘境,亲人甚至劝他放弃会鼓。2000年以前韦建廷并没有放弃,每年过年时仍会组织会鼓表演。渐渐的,加入的村民多了起来,观看表演的村民也更多了,这让他看到了将会鼓传承下去的希望。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艺的重要性。在政府的支持下,韦建廷组建了大同村壮族会鼓队。“政府让我们四处演出,我们渐渐就出了名。刚开始,政府的各项活动邀请我们参加表演,后来连商业活动也请我们了,我们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了。”韦建廷说,如今,会鼓队每年参与的演出都超过30场,活动主办方会包吃住,还会给予一定的报酬。会鼓队表演不再倒贴,也让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队伍目前已经有100多人,从10岁到70岁的都有。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广西的表演,更是让韦建廷感到骄傲和自豪,“那天天气炎热,整个展馆是死气沉沉的。我们的鼓声一响,来观展的中外来宾都跑出来看,整个场面就热闹了起来”。通过上海世博会大舞台,壮族会鼓扬名海内外。

“2月18日我们将去贵州表演,26日会到永州镇表演。”韦建廷说,会鼓队今年1月份的演出几乎已经排满,如果不是提前电话联系,当日记者可能都找不到他。

2013年12月21日上午,在广西南宁·马山第七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开幕式上,壮族会鼓表演是一大亮点。东北游客赵先生赞叹称,他看到过许多地方的大鼓表演,但鼓声都没有马山县壮族会鼓这么响亮,这么振奋人心。这是为何?在场的人几乎没人答得出来。这次,鼓王韦建廷披露了其中的奥妙。

解密

木板拼成的鼓不够响亮 要用大木头挖成实木鼓

揭秘1

“拼板做成的鼓不好,要找到大木头,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才行。”韦建廷指着家中七八个11米多长、直径六七十厘米的木头告诉记者,这些木头都是松木,是他到上思等地找来的,为的就是能做一个质量很好的会鼓。

做一个会鼓,除了吃饭休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上,韦建廷要花上10天左右的时间才做好。“表皮厚度2.5—3.5厘米,中间最大直径为70厘米左右,往两边逐渐缩小,到尽头55厘米左右,中间与两头直径相差10—15厘米。”韦建廷说,鼓架凿好后,将牛皮套上,一面实木鼓就成了。如此制作的鼓,敲打时发出的声音响亮坚实。韦建廷说,他见过的很多鼓都是用木板拼凑而成,声音自然没有实木鼓响亮。

据了解,因为韦建廷做的鼓质量好,许多外地的文艺队伍都向他订制会鼓。去年,台湾的一支文艺队伍就向他购买了两面壮族会鼓。

揭秘2

想要鼓声有好的节奏感 除天赋还要经千锤百炼

鼓声光响亮并不会振奋人心,还需要有节奏感。而这种节奏感需要鼓手有一定的天赋,还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造就。

缓慢轻微的击打,会传出“咚咚咚”的声音,这是在热鼓;逐步加快节奏加大力气击打,“咚咚咚”的鼓声加快,这是在挑动观众们的情绪;而释放出自己兴奋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地用尽全身力气击打鼓面,“咚咚咚”的震天鼓声传出,表演者的情绪和观众们的情绪一起达到了高潮,这样的表演才能算是成功的。

韦建廷一边讲述,一边表演。这看似简单的节奏,他却得花几十年的时间才逐步掌握。“有的队员学了几十年也掌握不了,都不能上台表演。”韦建廷说,在与别的队伍斗鼓、四处演出中,依靠先人的指导和经过自己的逐步摸索,他才把这一套表演经验传承了下来。

对于儿子继承自己的衣钵,韦建廷早已不抱期望,倒是孙子韦擎陆让他很有信心。因为孙子似乎继承了他的天赋,平时也很努力勤奋地练习,并在多个比赛中获奖。韦建廷期望,将来孙子和会鼓队里的小朋友们能成长起来,壮族会鼓也因此能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马山县白山镇大扫除迎新年 2万多名干部群众参与

本报讯(记者韦薇通讯员黄慧玲)农历新年已进入倒计时,马山县白山镇1月22日开展“高高兴兴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清洁乡村主题活动,以干净整洁的城乡面貌迎接2014年新春佳节的到来。当天的活动启动...

马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