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推动易地扶贫安置社区治理提质增效 建成安置点506个,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入住
本报南宁讯(记者/廖志荣通讯员/安忠芳)记者近日从自治区城乡社区治理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我区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06个,有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全区各级各部门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精准聚焦,多点发力,有效促进了搬迁群众安心入住、和谐相处。
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大规模移民搬迁基层组织重构优化等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创新推进安置社区治理作出一系列部署。
对于安置社区,合理设置治理单元。我区对入住率达到50%以上的安置点设立社区(村)或居(村)民小组。在安置社区和符合条件的园区、楼宇全面建立党组织,及时成立自治组织,安排专门经费用于13个万人以上安置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全区506个安置点共成立455个党支部、183个居(村)民委员会、441个居(村)民小组,实现“应建尽建”。
全区800人以上安置点全部集约建设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等便民利民“九个中心”,初步形成安置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体和“15分钟服务圈”。建立迁入地和迁出地双向对接机制,实行集中代办、帮办、联办制度,有效破解“人户分离”下群众办事“两头跑”难题。百色市在安置社区建立“农事城办”平台,一站式受理群众服务事项;南宁市隆安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百色市田阳区、贺州市平桂区等在大规模安置区设立社工服务站,通过“三社联动”提高服务及时性和精准度。
新闻推荐
南宁交警部门发布双节出行提示 借助导航了解路况 出游首选公共交通
扫码了解避堵路线■本报记者周志英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全国收费公路继续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届时将迎来集中出行高峰...
隆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