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投资创业新热土 腾跃南宁再驰航 ——南宁市成为备受企业家青睐的投资洼地

南宁日报 2017-09-12 05:04 大字

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揭牌运营后,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广西南宁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图为南宁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效果图。

“南宁蓝”享誉全国,城市文明蔚然成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南宁这座“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在阔步前行中熠熠生辉。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南宁市紧抓发展机遇,借力“南宁渠道”,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形成了区位、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叠加的发展优势,让广大投资者投资有机会,兴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权益有保障。

如今,“投资南宁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诸多企业家的共识,南宁已经成为备受企业家青睐的投资热土。近年来,南宁市引进了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企业瑞典宜家,华润、百威、中国铝业、民生银行、中海油等一批世界500强和海王、研祥、斐讯、禾田信息港、民生电商、大连万达、上海绿地、深圳宝能、中民筑友、上海明匠、哈工大机器人、科天水性、中通快递、猪八戒网、葫芦娃药业、软通动力、颐高等一大批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区位优势凸显 释放发展动能

如果要用一两个关键词来描述南宁市的发展优势,你会选择哪些词?采访中,不少企业家认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即是重要的关键词。区位优势是南宁的“硬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发展契机和“南宁渠道”所拥有的各种政策优势是南宁市的“软实力”。

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地处华南、西南、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南宁最大的发展优势。

联合国人居奖、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中国绿城”和“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等是南宁亮丽的城市名片。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的总部在北京,其也是中关村的成员单位之一。今年8月,该公司进驻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公司高级副总裁尹继南认为,扎根南宁,是公司更深入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公司希望借助“南宁渠道”走向东盟,走向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同样看好南宁与东盟国家贸易便利的,还有高新区的美丽传说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进驻次年就运行了美丽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做的就是把东南亚国家商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的生意。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锁军介绍说,当初将公司总部迁至南宁,就是看中了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定位,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近年来,南宁立足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契机,正让这个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南宁的交通日益便捷。近年来,柳南客运专线、南钦高铁、南广高铁、南昆客专(南百段)等4条高铁以及南宁火车东站的建成,使南宁至北部湾城市群所需时间缩短至1小时,至珠三角城市时间缩短至3小时,基本形成“12310”高铁经济网。2016年,吴圩国际机场开通航线160条,通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73个国内城市,香港等5个地区城市,越南河内、泰国曼谷等24个国际城市,并形成了“东盟国家通”空中网络格局。南宁离广西北部湾港仅100公里,是亿吨级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口岸城市。

南宁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南宁高新区成为千亿元产值开发区;南南铝加工公司研发的航空铝、高铁铝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装备制造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南宁地铁南宁造、南宁公交南宁造……

南宁的城市影响力快速提升。南宁已成功举办了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承办了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邀请赛等国际性赛事;成功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一系列重大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南宁声名鹊起。

如今的南宁正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南宁渠道”升级、绿城品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法治南宁升级、民生福祉升级“六大升级”工程,不断增创首府新优势,处处充满发展新机遇。

拓宽“南宁渠道” 做足开放文章

南宁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南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中国—东盟(南宁)货币指数发布、中国—东盟信息港、“渝桂新”南向通道建设加快推进……自2003年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举办地以来,南宁以“南宁渠道”为载体,做足对外开放合作大文章。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随着合作之水的流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新的时期。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经过13年的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形成了将政治外交、经贸、人文融为一体的全方位合作新模式,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双方精心呵护的“南宁渠道”熠熠生辉。

13年来,共有6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7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了177个高层论坛,发表了《南宁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两会”招商已成为南宁招大引强的新品牌。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对外开放和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南宁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了一大批项目,同时还催生出许多合作意向。

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借着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落户南宁。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文雄认为,“‘南宁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多重政策优势叠加,南宁发展潜力无限。”

2014年“两会”期间南宁市共签订项目46个;2015年“两会”期间南宁市共签订项目37个;2016年“两会”期间南宁市共签订项目35个。连续三年均超额完成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的目标任务。

“两会”给南宁带来了无限商机,“南宁渠道”也让南宁市在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中的位置越发凸显,以大连万达、华润集团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向空间要效益,大力发展和提升楼宇经济。以青秀区为代表的楼宇经济示范区,已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华润大厦B座去年税收达5.3亿元。

注重“内外兼修” 创新引领发展

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近年来,南宁“内外兼修”,让创新驱动成为引领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后发地区如何追赶?南宁认准了创新驱动之路。

通过高位嫁接,南宁实现了转型升级的“弯道超车”。2016年,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揭牌运营,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

这一基地把中关村强大的品牌优势、科技资源、运营服务模式和南宁的特色产业、区位优势相结合,搭建起协同创新的国际化平台。

以创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如今,基地的辐射、溢出效应逐步显现。上海明匠智能借助南宁走向东盟,斩获泰国TTC1.2亿元人民币订单;而广西捷佳润公司也依托创新平台,为广西本土创新企业实现全国创新大赛零的突破。

以创新治理城市生态空间。近年来,南宁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治水、建城、为民”为主线,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体、净化空气,种树植绿、美化家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2015年,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南宁引入PPP模式启动那考河治理,仅仅1年多,多年的黑臭水体就变身美丽的湿地公园。

如何加强地方财政预警、系统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如何加强国资监管有效预防腐败、构建“不能腐”的制度机制?南宁在全国率先打造地方政府公共资产负债管理云平台。

6月30日,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在全国首次实现政府对公共资产负债的全面管控、监测。首期建成了“一套公共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一张财政地图、一份资产负债报告”,主要监督公共资产负债情况,遏制国资系统金融腐败,查处公共资产腐败问题。

创新拓展城市发展内涵。该平台凭借智能化管控和监测,既让政府资产实现“摸得清、来去明、管得住、利用好”,还为“不能腐”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创新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为打造西部地区最优开发环境,南宁市还注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5年以来,南宁在广西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简政放权“放管服”再提速。2017年8月真正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同时,“容缺后补”等创新举措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极大便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

投资环境优越 客商纷至沓来

2013年,作为中国最大的集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研祥集团选择将发展宏图布局到南宁。

2014年,全球光伏行业排名第一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隆安县投资兴建广西首个同时也是全区最大的光伏农业生态示范项目。

2015年,引进了海王集团、修正集团、神冠投资、百会药业、柳州医药等一批知名生物制药企业。

2016年,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揭牌运营 ,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新兴企业在南宁安家落户,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和科技服务产业微集群。

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企业瑞典宜家落户南宁……

缘何诸多产业“大牌”如此青睐南宁?“落户南宁,是正确的选择”“连接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南宁将成为企业拓展市场和商机的结合点”……这一句句褒奖,是对南宁化优势为机遇、化开放为发展的绝佳肯定。

企业就像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飞;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哪个地区发展环境好,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就会流向哪个地区。只有优化环境,才能真正形成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

2016年12月24日,广西南宁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科天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的第二个水性科技产业园,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76.94亿元,税收5.17亿元,并将带动当地2000人就业。从签约到开工,短短7个月时间,一步一个脚印,体现的是自治区和南宁市对推进广西南宁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协调,以及东盟经开区的服务全面深入,细致入微。

不仅东盟经开区,放眼全市,“亲商”“安商”已成为贯穿南宁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词。南宁市坚持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依托市领导为队长的服务队、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绿色通道”和“特事特办”等金牌服务、举措,着力协调解决引进厦门弘信、首创奥特莱斯、新能源汽车项目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在落地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投资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可以说,南宁已成为“战略高地”“政策高地”,这为国内知名企业到南宁投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今天的南宁,正加快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和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南宁高新区、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等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建设面向西南中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

今天的南宁,正致力于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大力引进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商贸楼宇经济欣欣向荣,旅游养生产业蓄势待发,会展文化产业朝气蓬勃,现代农业特色凸显。

“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五象新区以构建中国—东盟“信息丝绸之路”、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高地以及建设智慧生态宜居新城为核心,全力申报创建国家级新区,已成为南宁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梧桐枝繁百凤栖。重商安商亲商,南宁市已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招大招强招新,在邕城大地奏响的是一曲曲借力发展的强音。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尹海明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潘浩

本版统筹:杨孙山

新闻推荐

优生优育家庭幸福谱写“健康南宁”新篇章

在不断改善的医疗服务中,儿童保健服务不断提升。(姚金兰摄)南铁北三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过生日。(市卫计委供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家庭幸福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自2013年被确定...

隆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