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陈玉华与失散73年的亲人团圆,小儿子周盛勤特意置办了10桌酒席 亲友乡邻祝贺声声 笑中带泪幸福满满

南宁晚报 2016-10-24 00:00 大字

亲友欢聚,庆祝陈玉华与失散73年的亲人团圆在外孙面前,96岁老人也有“撒娇”一刻陈玉华与4位亲生儿女聚在一起幸福满满本报刊登的相关报道引起村民们的关注

■《眼含热泪叫声“妈”他们足足等了73年》后续

■本报记者韦东/文程勇可/图

10月22日下午,隆安县南圩镇三宝村龙内屯陈玉华老人的院子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为庆祝老人和失散了73年的儿女团聚,陈玉华的小儿子周盛勤特意置办了10桌丰盛的酒席,邀请100多名亲朋好友和乡邻到家里聚会。院子里满满当当都是人,大伙看着老人和儿女坐在长椅上温馨聊天的感人场面,都忍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这个普通乡村小院里满是浓浓亲情。

母亲期盼了73年,终于和自己远在江苏的儿女团聚了,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周盛勤决定在家里置办10桌丰盛的酒席,请亲友和乡亲们前来赴宴,一起分享喜悦。

22日下午4时许,周盛勤站在自家小院门口热情地招呼上门的亲戚和乡邻,一起迎客的姐姐周苏兰也激动得不停抹泪。

厅堂里,96岁的陈玉华握着大女儿卢翠花和三儿子卢成志的手,坐在长椅上,听着乡邻们的祝福话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邻居农碧秀把红包塞到陈玉华的手里,老人不停推辞,嘴里念叨着“人来就好了,不用给东西了”。纯朴的语言,温情的场面,让几位老乡亲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特地从南宁市区赶回龙内屯的吴平告诉记者,自己在外地工作,前几天看到了晚报的报道,知道陈玉华终于找到了自己远在江苏的亲人,他第一时间就给周盛勤打电话表示祝贺。他还特别通知了村里在南宁市区工作的十几个乡亲,一起驱车赶回村里,参加这个喜庆的聚会。

周盛勤说,举办这次宴会,首先是感谢村里的亲朋好友在母亲寻亲过程中,提供的无私帮助,也是让大伙能够感受全家和亲人团聚的喜悦。特别是借着这场宴会,为即将返回江苏的哥哥、姐姐践行,祝愿他们平安回家。

喜悦 亲友乡邻欢聚一堂 迎远方亲人庆团圆

期盼 老祖宗回老家团聚 享受五代同堂之乐

宴会开始,亲朋好友纷纷到主桌给陈玉华老人敬酒,祝贺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不停地说着“谢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玉华的外孙陈潇说,能在远离家乡2000多公里的广西找到外婆,对他们整个家庭,特别是对已是古稀之年的母亲和舅舅来说是最重要的喜事。不仅完成了长辈数十年的心愿,他们晚辈也深受感动。时间冲不断亲情的牵扯,是隆安的亲人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才让这段缘分得以延续。

陈潇介绍说,在江苏泗阳县,外婆的血脉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家族开枝散叶总计有60口人。知道96岁的陈玉华老人还在世,家族所有人始终都处于狂喜中,迫切地盼望“老祖宗”能够早日回江苏老家团聚,同时看看家乡的变化,悠闲地在这个大家庭里含饴弄孙,五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

孝顺 等到明年春暖花开 带老人回江苏探亲

“想回家,做梦都想回去。” 陈玉华带着江苏口音告诉记者。卢翠花说,这些天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这也是老人的心愿。遗憾的是,由于时机不成熟,这次母亲可能无法和他们一起踏上返乡的归途。

卢翠花说,母亲96岁了,身体也不太好,特别是右腿曾经摔伤过,现在只能依靠木棍支撑行走,可能无法乘坐飞机出行。如果乘坐动车到江苏,约需要12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坐车,恐怕老人的身体无法承受。加上江苏泗阳老家秋天的天气和广西有很大不同,早晚温差太大,且很快就是冬天,泗阳最冷时达到零下15℃,恐怕对母亲的身体伤害太大。所以,她和弟弟一直劝说母亲暂时不要回去,等明年春暖花开,天气转暖再考虑出行。母亲虽然也很理解,但心里总是有点怏怏不乐。

对母亲想回江苏老家看看的心愿,周盛勤表示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等到明年春天时,他会带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如果母亲的身体允许远行,他一定会送母亲回家乡。陈潇也接着说,他已经和机场方面沟通过,如果外婆没有心脏病和畏高的情况,他明年会再次来隆安,带着轮椅和外婆坐飞机返乡。

儿孙们对老人的孝顺,让在场亲友赞不绝口。陈玉华也笑着频频点头,满脸幸福。

新闻推荐

隆安县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本报讯(记者阮晓莹通讯员陆飞)自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启动以来,隆安县严格把握政策原则,严守政策底线,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确权,农户吃下了“...

隆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