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百色出了个壮族“巴图鲁”□本报记者 陆照德
香港电影有部经典武打片叫《醉鬼张三》,说的是武林高手张三在清朝末年打击侵略者的故事,想必爱看电影的人都知道。不过,百色也有个武林高手叫“张三”,也在清末到安南(越南)抗击外国侵略者,这个却没几个人知道。
百色这个“张三”是壮族,原名张三斡,后来当上清朝武官后改名叫张世荣,是现在平果县四塘镇人。他原是一个为生存而奋斗的孤儿,参加过起义,落草做过土匪,后来成为安南抗法战场上名震一时的将领,获得清政府御赐的勇士称号——绰勒欢·巴图鲁。
张世荣因此成为清王朝339名获得“巴图鲁”荣誉称号的人之一。
身世凄惨
险些被害
张世荣的老家在现今的南宁市武鸣区,他的曾祖父张英才是陆氏大族的上门女婿。张英才只有一个儿子叫张国清,长得生龙活虎,又会做生意,经营牛马客栈,发了财。可那年头,上门女婿通常受人冷眼,张国清虽然有钱,毕竟还是上门女婿的儿子,得不到尊重。那些眼红他的,经常拿这件事来侮辱他。
有一次,张国清在外头又受族人欺负,就发狠话:“老虎在哪儿不吃肉,何必在这里被人看不起!”于是,卷起细软,携家带口,来到现在的平果坡造一带一个叫渌谷的地方。此地三面环山,山下小河有座小岛,当时山林茂密,时有老虎出没,张国清毫不畏惧。在渌谷居住,靠带来的财富,购置田产,开荒种地,妻子也接连诞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张世荣的父亲张成丈。后来他们一家成为渌谷一带富户,后又因战乱迁移到现在的四塘镇龙盘村坡旧屯安居。
张世荣的父亲张成丈有两位妻子,大妻与张成丈都吸鸦片,致家道落败。张世荣是小老婆生的,12岁时父母就都过世了,年纪稍长,兄长都不养他。那时候的张世荣,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在家中排第三,就叫张三斡。
为了生存,张世荣经渌谷屯一个叫罗五的阿叔介绍,到达沙屯一带给人家放牛,讨口饭吃。他天资聪颖,放牛能靠吹木叶指挥牛群进退聚散,一起放牛的伙伴们都叹服,这让当地村中恶少很眼红,决定教训他。
一次,张世荣赶牛回家,走到一个山谷,恶少们就滚下石块、木头拦住两边道路,张世荣以“缩骨功”(偷学来的,下文详述)穿出。他经此一遭,生怕再待下去,早晚要丢了小命,当夜就逃离达沙,回到渌谷屯找罗五,又被介绍到感圩(今属平果县太平镇)投靠凌阿东。见到凌阿东时,张世荣很惊讶:“怎么会是你?”
学好武术
参加义军
原来,张世荣和凌阿东早就“认识”了,因为凌阿东是会党头目,曾多次到渌谷屯罗五家避难,并到山间练功,他偷看之中模仿动作,学得一些基本功,上次能穿出乱石,就靠这个。凌阿东得知详情,觉得张世荣聪明伶俐,又是好友罗五介绍,就收留了他并教他武术。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张世荣已长成英姿勃发的少年,他视凌阿东为再生父母。这凌阿东是地方豪杰,在感圩颇得人望。道光、咸丰之际(1850年左右),凌阿东与陆鹏理、乃利中等会党头目率众起义,被隆安县知事高延祉派团练围剿,利用间谍诱杀陆鹏理,挖乃利中的坟墓,凌阿东与张世荣凭着高强武术冲出重围逃亡,很快聚众1000多人,谋划为陆、乃等死去的兄弟报仇,义军驻扎在白山土司境的感圩。
感圩与归德土州接壤,1851年,高延祉联合归德土知州(州治在今坡造归德村)黄为锦率练勇400人挺进感圩,沿途以通匪为名烧杀抢掠,到距离感圩10多里的袍墟。凌阿东的义军在此埋伏,以逸待劳,击溃官兵,双方厮杀中,高延祉挺刃督战时,被张世荣投飞矛扎中腹部身亡,黄为锦也被义军杀死,义军大获全胜。
凌阿东率领义军打死两知县(州)的事迹,轰动左右江地区,右江镇总兵谷韫灿与思恩府知府马丽文(马君武的曾祖父)联合出兵,夹击感圩的凌阿东义军。义军且战且退,经过新圩到坡造,官兵训练有素,人多势众,武器也有优势,凌阿东、凌通、麦阿水等义军头目都战死,张世荣逃脱,感圩起义义军悉数被扑灭,官兵班师回驻地。
落草为匪
救岑毓英
待己如父的凌阿东被谷韫灿的部队杀死,张世荣悲愤,决心为他报仇。遂只身尾随官兵到百色,想寻机刺杀谷韫灿,但总兵府戒备森严,超出他的想象,刺杀不成,张世荣只好另谋出路,再作计较。
一天,张世荣在山间路上走着,迎面冲来一群土匪,想抢劫,却被武功高强的他制服。其头目罗寨主见张世荣武功高强,制服他们不伤一命,就招其入伙,东征西讨扩大地盘,拥众数千。张世荣的才干与忠勇,让罗寨主十分欣赏和信任,临终前,还把儿子罗大督托付给张世荣。张世荣成为寨主后,攻下今凌云伶站作为根据地,实施自由来往、买卖公平的“规矩”,周边都服。期间,张世荣曾揭官榜(泗城被廖某率众攻下,知府失去官印,出榜招人打回泗城府要回官印)帮泗城知府夺回官印,知府默认张世荣在伶站的根据地“合法”。
张世荣的数千弟兄因此控制着泗城与西林、西隆的交通要道。一天,山寨弟兄来报称见一名男子被人追赶进入张世荣的防区,张世荣率众击退追兵,救了这名魁梧的男子,原来此人正是西林西乡团总岑毓英,当时因与叶正邦斗法失败逃亡。张世荣早就听说岑毓英忠勇有才略,因此一见如故,两人结为兄弟,岑毓英年长为兄,张世荣带着弟兄们去定安抢了叶正邦的地盘,给岑大哥出了口气。
后来,岑毓英觉得做土匪不是长久之计,决定去云南发展。张世荣派几十个精干弟兄给岑毓英,还给不少钱,岑毓英用这笔钱沿途又召集了一些壮士,去云南矿山做护矿队。张世荣有空也常去云南看岑毓英,顺便购买物资。
一天,张世荣在昆明城一家酒家吃饭,突然见一帮人围殴一名壮士,张世荣出手救下这名壮士,壮士名叫马如龙,马如龙是回族人,不过西南官话讲得很溜,两人相谈甚欢,马如龙临别之际,送了很多棉衣棉裤给张世荣。
再救义兄
裸骑退兵
后来,云南发生大规模回民起义,反抗清王朝的民族歧视政策(导火索是汉族土霸王勾结地方官府残杀回民),起义军席卷云南大地,昆明城数度被围困。
期间,岑毓英率护矿队投官兵,参与镇压回民起义。马如龙这时候也站在回民抗击官兵的行列,成为滇东南的义军领袖,与占据滇西大理的杜文秀义军互为犄角。岑毓英深感人手不够,就写信给百色的张世荣,让他带人去帮忙,并承诺打仗胜利有官做。义兄有难,张世荣义不容辞,就带领亲信去昆明。
张世荣入城后拜见义兄岑毓英后得知,围城的回民义军首领是一个叫马如龙的。张世荣决定赌一把,看看城外的马如龙是不是自己救过的那个人。
为保险起见,张世荣不动声色,只让岑毓英招一匹快马给他,然后三下五除二,把自己脱得赤条条的,骑马冲出城门,张世荣此举,不仅城内的官兵莫名其妙,就连城外回民义军也大惑不解。见对方只有一人一马,回民义军也不射击,张世荣拍马绕城跑,一路狂喊:“我叫张三斡,没有棉衣穿,你还会送给我么?我叫张三斡,现在没有冬裤穿,你还会送给我么?”
这时,坐镇军中的马如龙听得明白,看得仔细,骑马裸奔的岂不就是救过自己一命的张兄弟么?加之,马如龙本是忠良之后,他带回民义军打官军,只是想杀掉残杀回民的仇人,并不想与朝廷为敌,于是下令退兵五十里。
看见退兵,张世荣知道这马如龙肯定是自己救过的马如龙,就秘密去见他,从中斡旋、撮合,地方官也怕回民起义势不可挡,马如龙又厉害,就拿出诚意招安马如龙,一触即发的战事,因此化干戈为玉帛。
张世荣是岑毓英的队伍中人,他的功劳就是领导(岑毓英)的功劳,岑毓英因此步步高升,最后做到云贵总督。虽然岑毓英后来不断做大官,是靠他的真本事(镇压杜文秀起义),但关键的节点却与张世荣有关,因此,他一直善待张世荣,留他在身边做护卫。
后来中法战争,宣光战役,张世荣率领尖兵突入敌阵,一度失联,岑毓英以为他死了,还写了一副对联:哭将无殊哭弟,仁民必更仁亲。
中法战争后,张世荣因战功被光绪皇帝封为“绰勒欢·巴图鲁”荣誉称号,升补中营游击,当了参将。
支持维新
失败自杀
后来,岑毓英病故,三弟岑毓宝代理云贵总督职,岑毓宝是一名勇于战阵的猛将,他对足智多谋、武功高强打仗又勇敢的张世荣,印象很好,大哥在世的时候,他也拜张世荣为“二哥”。
张世荣、岑毓宝勇于战阵,对于官场的明争暗斗却不如岑毓英。岑毓宝当了82天代总督,就被迫去职,只当个没多少实权的布政使,官场失意,加上目睹清廷腐败,岑毓宝与张世荣于是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维新变法。
为了支持维新变法,变国图强,岑毓宝、张世荣联手杀掉云南的几个“太后党”,维新失败后,岑、张等人还不甘心,认为维新失败在于没有下层的强力支持,因此,岑毓宝回西林那劳老家,张世荣也回到云南文山州西畴县(儿子在那里当官),四处活动找人支持维新,两人秘密联系,相约同生共死,岑毓宝得不到家族的支持,没钱没人,闷闷不乐。
1901年农历三月初四,郁郁不得志的张世荣吞金(水银)自杀,事情传到西林宫保府,岑毓宝沉闷中更加悲痛,挥笔为张世荣写下一副挽联:仗义挺身揭地雄风终垂范千古,急公豁命掀天浩气必流芳万年。然后也吞金自杀。
后记:张世荣吞金自杀后,其子辞官护送父亲遗体回平果四塘老家(那时属于武缘(鸣)四坡乡)。张世荣有4房妻妾,有三房有后人,至今仍生活在平果。
隆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