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南宁人文历史的江南区亭子村见证城市变迁 亭子村:一笔一画续写千年故事

南宁晚报 2021-11-02 06:22 大字

?亭子村古渡口(江南区供图)

“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当年亭子渡口经改造提升,现成为南宁市的网红打卡点(江南区供图)

■本报记者李璋

在川流不息的邕江南岸,坐落着一座宁静而古朴的小村子,坊间称它是南宁最古老的村子。千百年来,它默默注视着亭子渡和亭子圩“帆桨如织、挑夫盈途”的繁华兴盛,也见证了随着城市发展,昔日商贾云集的街巷回归宁静。它,就是老南宁心中最能代表南宁历史的江南区亭子村。

【乡村名片】

亭子村位于江南区南部,处在一湾清清的邕江水怀抱之中,东与白沙村相连接、南与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西与那洪为邻、北靠邕江河畔,是隶属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城中村之一,江南客运站、江南区人民法院、亭子农贸市场、南宁公交车1路始发站、南宁供电局等坐落在该村及周边,亭子村的鱼苗、油炸粽久负盛名。

亭子村是南宁市历史文化最悠久的一个行政村,是“中国平话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莫文骅将军、新中国第一代音乐指挥家陈传熙出自亭子村,明清时期有多人出国留学。全村面积0.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000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下设8个村民小组。亭子村主要姓氏有黄、周、雷、莫、谢、李、社、凌、张、刘、方,其中以黄、周、雷姓人居多,村民主要讲平话、普通话。

一个沿用千年的名字牵出一段发展兴衰史

亭子村的故事,要从亭子的名字由来说起。

关于亭子的名字,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公元1052年,侬智高起兵反宋,攻破邕州(今南宁市),自立大南国。宋仁宗派名将狄青率兵南征,当来到邕江南岸时,狄青发现此地依山傍水,与邕州府仅一江之隔,水陆交通方便,便传令“停止前进”(也有说是行军疲惫,狄青传令部队在此处停止前进,就地休息)。之后,这军队“停止”处的名字慢慢流传开来,后人就以此起名为“亭子”,谐音“停止”。这个说法比较广泛。二是亭子街附近的地域由邕江冲积而成,村民在河滩上搭戏台、建圩房,因圩房形似亭,故地名为“亭子”。

亭子曾是南宁极其热闹的商埠码头。老南宁常说“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意思是南宁还没有形成城市之前,邕江南岸的亭子一带就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居民聚集点了,也有了码头渡口。由于这一带交通条件优越,后来慢慢形成了亭子圩。有史书记载了集市的盛况:亭子三日就有一圩,圩日极其热闹,尤其春节前的几个圩日有数千人赶圩,人声鼎沸。

这个圩日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那时,亭子周边数十里农村,如吴圩、苏圩、那马等地的大米、猪、鸡、鸭、黄糖、生油、山货等,都纷纷运到亭子销售;蒲庙、横县等地用船运来甘蔗、黄糖、头菜等,停泊在亭子码头批发;甚至还有北海的螃蟹等山珍海味,左、右江一带的牛只,也拉来亭子牛行摆卖……

随着时代的发展,圩日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末,亭子农贸市场投入运营,不少商户转入市场。由于规模减小,繁华逐渐散去。

一条南宁最古老小街一砖一瓦都尤为珍贵

而在亭子农贸市场斜对面,还有一条现在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小巷——亭子正街,也见证了亭子村的变化。

亭子正街是目前南宁市内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小街。这条北宋开始就繁华热闹的街道,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年随着圩市的繁荣,亭子正街逐步形成。

“亭子正街最初称为‘米行顶’,因其地处亭子圩最高处,而且以卖米为主。”亭子村老村支书周继安说起亭子正街,侃侃而谈。亭子正街现尚存一块1919年的石碑“重修米行顶横巷题名碑记”。碑文记载,当时亭子正街是一条有名的米行和交通要道,人们尽其所能自愿捐资拓建横巷。周继安回忆说,米行顶经营大米的生意十分红火,为了方便商客,街巷里还开设了旅店和银行,街道一直延伸至江边渡口。

2005年,因建设江南大道,亭子正街靠邕江一头拆去大截。2010年,亭江路配合白沙亭江立交桥建设而大规模扩建,亭子正街原来米行那一段也被拆除。现在亭子正街只剩下几十米,变成了一条小巷子。

如今,再走进曾经喧嚣热闹的亭子正街,静悄悄的巷道里,偶有老人闲坐家门口摇着蒲葵扇,喝着口盅茶。大多数房子已经推倒重建,变成了常见的城中村的模样,只有夹在现代住宅楼里的一两间青砖黛瓦、斑驳墙面的老房子,还能窥见一些千年历史的影子。这些零星散落于街角的老建筑,在当下尤显珍贵。

一座百年历史的学校书写文骅将军的故事

穿过亭子正街,行走在江南大道上,琅琅读书声不时传来。在邕江堤坝的另一侧,就是有着红色基因的百年老校——亭子小学。古色古香的校园里,将军亭、红心坊、文骅廊等,无不体现着学校的“将军情结”。

亭子小学始建于1915年,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团政委、广西军区副政委、南宁市第一任市长莫文骅将军的母校。1949年12月,莫文骅将军筹款在亭子东三街3号亭子小学原址修建学校校舍。1987年1月,莫文骅将军回校看望师生,亲手书写“当共产主义接班人”“勤学苦练”“向科学进军”等条幅送给学校。就连学校的校名,也是莫文骅将军亲笔题写的。

1988年,自治区拨款25万元、南宁市拨款15万元,兴建了一栋5层高的教学楼,大大改善了亭子小学的办学条件。2008年,学校再次建起综合教学楼,目前拥有30个教学班1500多名师生。2015年,亭子小学在建校百年之际开设了校史室,书写了学校与莫文骅将军深深的历史牵连以及学校的百年历程。

亭子村村委副主任黄绍鹏是土生土长的亭子村人,小学时光也是在亭子小学度过的。走进校史室,黄绍鹏回忆,以前学校占地面积很大,位于1路公交车始发站附近,当时举办运动会时,近郊几个小学的学生都会坐公交车集中到亭子小学开展活动,热闹非凡。“虽然学校的校容校貌几经变迁,但听着将军故事长大的亭子村人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从未改变。”亭子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叶婷婷老师说。

岁月如斯,亭子村正在经历着新旧交替。古渡口、老房子见证了南宁的文化底蕴,亭子村也在“美丽乡村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进程中变化、发展、进步。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烟火气,将延续亭子村温暖的故事。

新闻推荐

6、7版中缝广西横县泰昌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24000头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要求,我公司将《广西横县泰昌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24000头生猪养殖项...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