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依托“美丽产业” 打造生态旅游 横县莲塘镇六莲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兴宽通过种植荷花带动村民致富

南宁晚报 2017-08-21 04:17 大字

邓兴宽(中)在和村干部讨论荷花莲子产业的发展新路子本报记者 潘薇薇 摄

开 栏 语

近年来,“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成效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乡村建设村屯带头人。今日起,本报推出“点赞‘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村屯带头人”系列报道,宣传带头人的典型事迹,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更加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

本报讯(记者 郑芳)横县莲塘镇六莲村,几百亩亭亭玉立的荷花正在绽放,摇曳生姿美丽诱人,成为六莲村一景,吸引了不少游人到这赏花、拍照。目前该村的莲子荷花基地实现了连片规模化,已经达到600亩,在六莲村在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兴宽的带领下,正依托荷花“高颜值”,打造生态旅游乡村。

近日,记者走进六莲村看到,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村里,路边的荷塘中,粉色的荷花从荷叶中伸出,亭亭玉立。莲蓬渐渐长成,正是收获莲子的季节。荷花基地里,农民忙着采摘莲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里的莲子不愁销路,供不应求,单单是卖莲子一项,每亩净利润就能达到5000元钱。

“以前,村里就是种植水稻等传统作物,没有什么产业发展。”说起村里的莲子荷花基地,村民都会提起他们勇挑重担,致富发展的带头人——邓兴宽。在村民眼里,邓兴宽是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想法很多,也敢于实践。1996年,邓兴宽外出务工并组建了施工队,经过七八年的艰苦打拼已发展为二十五六人团队,但此时的他却带着在外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资金、技术以及施工队伍回到家乡——莲塘镇六莲村。“我想带动村里的人一起富起来。”

横县以种植茉莉花而闻名,为什么六莲村却选择种植荷花呢?“六莲村有山有水交通方便,荷花有观赏价值莲子产量大,莲藕是餐桌上的美食,种荷花1年收获3年,比种植茉莉花省力气。”邓兴宽说,2016年村“两委”干部去了贵港等地多方考察,决定在村里大力发展莲子荷花产业。在邓兴宽的努力下盘活了村中土地资源,200多户农民签订了莲子荷花产业土地流转协议。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以村党总支部牵头成立了横县绿莲藕田种养专业合作社。

“在基地里干活每天有80元的工钱,每年还有土地租金收入。”村民周旋说,他流转了自家土地还在基地里干活,如今年收入1万多元,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据了解,近年来六莲村通过加快乡村游园、农家乐园、生态家园建设,以游促农,延伸莲子产业链,推动莲子产业发展水平,带动21户53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村里的楼房,10幢有七八幢是邓兴宽帮忙建起来的。”村干部陈丽莉说,以前村道破破烂烂车子都开不进来,邓兴宽带头捐款发动群众筹集资金,使全村2000多米的主干道实现水泥硬化。邓兴宽当选六莲村党总支部书记后,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拨款修建屯内道路,争取上级扶持48多万元建设六莲村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如今在莲塘镇六莲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一个美丽的产业正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以后村民的房子可以用来搞农家乐,村里空地可建收费停车场创收……”邓兴宽仍然没有闲着,不断地开辟新的致富路子。

新闻推荐

我区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政府

据《广西日报》消息近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从8月起,我区将试点推行企业和群众办事“网上申办、智能审批、电子结果”的新型互联网办事模式,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零跑腿”,网上政府服务24小...

横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