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当后盾 村民干事创业更有劲 本报记者 何任朗 通讯员 韦 洁 陈寿欢
横县百合镇庙庄村是2016年脱贫摘帽村,如何让贫困户脱贫,如何实现持续“造血”?这曾是摆在庙庄村面前的一道难题。2016年6月,庙庄村村“两委”领导班子通过召开会议和村民集体会议,共同决定成立庙庄家禽家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养殖业,这不仅让村里有了产业,也让贫困户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2016年,庙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户80人,实现脱贫的有11户47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8%降到1.6%。如今,庙庄村环境美丽整洁,村民团结和谐,扶贫产业中孕育的能量正成为这个村发展的新力量。
培育产业 助力脱贫攻坚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庙庄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贫困户建立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贫困村成功摘帽,变身为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
“去年9月,我们将2016年南宁市本级第一批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购买鸡苗和鱼苗,成立专业合作社,修建养殖基础,在培育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庙庄村村支书李献铮说。
“村里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村干部叫我加入合作社一起养鸡,在去年年底,我就拿到了2500元收入,现在继续跟着合作社发展养鸡,希望能增加收入。”去年已实现脱贫的村民李廷河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春节期间,出栏的土鸡通过本地零售及互联网销售,每只鸡售价达七八十元,收入十分可观。为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庙庄村村“两委”与合作社经过讨论,决定利用南宁市本级2016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万元,以委托经营的形式,委托横县港源商贸有限公司合法生产经营使用,并从中获取分红,每年获得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5.6万元。
集体经济 改变乡村面貌
有了富民的产业,又有了集体经济,村里搞建设、谋发展就有了底气。为改善村容村貌,庙庄村利用集体经济改善乡村环境。“今年,村委利用合作社的收入,对校门和部分运动场地进行硬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庙庄小学校长梁科技告诉记者。
“通过村‘两委\’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开会决定,从村集体经济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以产业扶持和特殊贫困户慰问金的形式发放给贫困户,还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庙庄小学基础设施进行改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集体经济资金的作用。” 驻庙庄村第一书记周定华说。
去年,庙庄村道路硬化2.48公里,已完成危房改造13户(含7户非贫困户),还开展水利“三面光”建设、公共服务项目设施建设、学校校园部分基础建设、“美丽南宁”乡村建设等工作,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有了集体经济,庙庄村的最大变化就是变得更加和谐,村民要致富的想法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用李廷河的话就是:“以前也想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不知道劲往哪儿使。现在,有村委带领,还有扶贫工作队的关心,干事创业很有劲!”
新闻推荐
本报横县讯(记者/杨波通讯员/蒙传检)“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为我进行免费手术,感谢医生让我重见光明!”近日,横县镇龙乡那旭村韦兰芳对随访医生说。韦兰芳是村里的低保户,老伴残疾,夫妇俩留守横县为外出...
横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