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南宁 本报记者 杨 盛 陈 媚 吴青华

南宁日报 2017-04-18 15:08 大字
志愿者给礼让斑马线车辆点赞。(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宋延康摄)“戏曲进校园”展现邕剧魅力。(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宋延康 摄)那考河新景。 (资料图片本报记者赖有光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南宁”。这是南宁市结合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出的新目标。

山水环绕、绿意盎然,日新月异的南宁正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包容豁达、谦和礼让,南宁正以文明的风貌迎接八方来客;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锲而不舍地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南宁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文明创建利民惠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南宁不懈奋进的抉择。

关键词

崇德向善

文明光芒在邕城越闪越亮

自南宁市开展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以来,“整洁”“畅通”“有序”三个方面大动作让南宁变得越来越美丽,不仅环境整洁了,市民文明意识也提高了。

大街小巷脏乱差、市场里乱摆乱放的现象不见了。在淡村市场,地面干干净净。经常在淡村市场买菜的梁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地面随处可见果皮、纸屑等小垃圾。自从‘大行动\’开展以来,垃圾箱多了,环卫工多了,市民的文明意识提升了,乱扔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干净的买菜环境受到了市民的赞扬。

不仅如此,“礼让斑马线”更是让市民竖起大拇指。你为我刹车,我为你点赞。一次小小的礼让,一个善意的微笑,形成文明新风气。在南宁斑马线前,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文明出行已蔚然成风。

在淡村市场路口,有一条没有信号灯的斑马线,买菜的老人家、行人和电动自行车匆匆而过。斑马线前停着三排机动车,尽管过马路的人有点多,等候的时间有点长,但他们都没有按喇叭催促,直到一批行人都过了马路,他们才重新启动出发。

随着“礼让斑马线”活动的深入开展,经过公交车驾驶员示范带头,公交车成为南宁市“礼让斑马线”品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也加入了“礼让斑马线”行列,而南宁市的志愿组织“帮帮侠”和民间志愿组织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活动宣传、文明引导,为文明南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南宁畅通有序的交通新秩序。

●延伸阅读

文明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推动深化“礼让斑马线”活动,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加大公交车、出租车“礼让斑马线”整治力度,带动公务车、私家车文明行车,倡导群众养成文明交通习惯,提高全社会的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目前出租车公交车行业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达到100%,公交、出租行业礼让率达98%以上。

今年南宁市将深化品牌活动,把“礼让斑马线”活动升级成“五个礼让”,即斑马线前讲礼让、行车会车讲礼让、有序排队讲礼让、乘坐公交讲礼让、乘坐电梯讲礼让。

市民文明意识越来越强;市民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维持街道、市场环境,虽然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他们的文明行为,就是要让“点”的力量掀起“面”的波澜,激励广大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全市构筑道德文明的精神天际线,重点培育行善立德、诚实守信、好人好报的风尚,凝聚崇德向善力量,树立鲜明正确价值导向。为南宁加快发展建设汇聚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

文化厚重

编织美丽文化壮锦

四月,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南宁市多所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

4月13日,在玉兰路小学,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院的演员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师生带来一场视觉、听觉与精神的盛宴。《邕剧之韵》《穆桂英挂帅》《飘然水袖》《翻飞手巾花》等经典节目演出,引人入胜,台下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追寻戏曲魅力的热情逐步被点燃。

在三楼舞蹈教室里,专业戏曲老师为四年级的师生演示京剧“唱、念、做、打”,耸肩、腕花小云手、拱手作揖、马步架掌、踢腿……风情入骨的身段技法深深吸引了师生。“我最喜欢丑角,表情生动,很好玩。”四年级学生易子幸说。

此前,“戏曲进校园”活动来到了青秀区彩虹路小学和江南区五一路小学,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戏曲魅力。在五一路小学,不少学生还踊跃上台,学习“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戏曲基本功。“今天我了解了不少戏曲知识,还想学两招回家表演给外公外婆看。”五一路小学学生谢家贝说。

“原来中国戏曲这么好看。”每每听到孩子们说出这样的话,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都感到非常欣慰。“今年,南宁市将在全市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小学校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宣传策划展演部部长黄俊成告诉记者,“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将争取以多种形式开展,让戏曲留在孩子们心中。

据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广西《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广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联合制定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以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延伸阅读

文化是城市之魂。一座城市只有强大的文化支撑,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将古老戏曲艺术融入当代校园文化,是南宁市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有益尝试之一。近年来,南宁市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建设文化厚重的城市。

自2015年3月启动以来,“周周演”总会在周末如期举行,成为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

南宁市重点打造精品文化品牌。除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主推“美丽南宁大舞台”艺术精品演出活动。同时,《百鸟衣》《水街》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为群众提供积极向上、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南宁出品的原创木偶动画剧《漂移岛天空之城》(精华版)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成为近年第一部登陆央视的桂产动画片,成为广西动漫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读书使人长见识更使人长乐趣,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有书读、读好书,南宁市以社区、学校、工地流动书屋为依托构建起“流动图书室”,服务全市读者。

2016年,南宁市开展了“书香南宁”全民诵读大赛、“我的书屋 我的梦”读书活动、南宁市第23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等各项活动,激发了全民阅读热情,塑造了书香南宁新风。

4月14日,在业界视为数字阅读年度“风向标”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南宁被大会评为“2016年度十大数字阅读城市”。

如今,南宁的文化名片正越擦越亮,文化产业强势发展成为民生幸福的活力之源。

关键词

和谐宜居

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6.35公里长的河道,沿岸栽满桂花树和朱槿;成片的美人蕉,形成了一片色彩斑斓的花海……近日,记者来到那考河上游,只见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更令人惊喜的是,水质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的水草、卵石等。

“以前这里周边都是渣土,那考河就是条小河沟,污染严重。”附近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以前这一带的居民提到那考河就摇头叹气。

那考河植物园段河道位于南湖—竹排江水系的上游,在未整治前,药用植物园段河道沿岸有污水直排口40个,水质多为劣五类,河道基本变为纳污河,加上垃圾及施工弃土堆放、挤占河道,河道行洪断面狭窄,行洪不畅,经常造成上游内涝。

2015年,那考河综合整治PPP项目开工,通过采取河道治理、截污治污、河道补水、景观环境、海绵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彻底改变药用植物园段河道及其周边的环境状况,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后,已初步形成“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

●延伸阅读

从干净整洁的街道到为流动摊贩开设的“创业街”;从“能帮就帮”的望州南社区到“以诚为美”的罗凤村无人菜摊;从做好水文章的邕江综合整治到被频频刷屏的“南宁蓝”,近年来,南宁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望州南社区通过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发展志愿服务力量,使居民互敬互爱、和衷共济的行为从自愿走向自觉,形成了“能帮就帮”的朴素价值观。

横县百合镇罗凤村的“无人菜摊”,村民们看上了哪把菜,把钱放在篮上的袋子即可,买菜自选自拿,付钱分文不少。罗凤村民上百年来坚守着这样的诚信传统。

一条条美丽的道路绿化带,一个个拆墙透绿的景区、公园,一处处姹紫嫣红的公共绿地,尽显城市生态之美。2016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南宁市成为“全国首批、省会唯一、七城之一”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一次次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打响,一项项有力举措剑指机动车尾气污染,让群众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喝到更加干净的水、享受更加宜人的环境是守护“南宁蓝”的初衷。2016年,南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5个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努力实现“天空蓝”“水体清”“土壤净”“噪声除”,守护南宁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

为了打造可持续、适宜居住、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城市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南宁地铁、BRT快速公交等一系列公共交通设施投入使用,低碳又环保。

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推进实施“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严格落实城市精细化、网格化、常态化管理,实实在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这一场场围绕和谐宜居城市的攻坚战背后,彰显的是南宁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决心,也是长期坚持利民惠民的成果。

新闻推荐

自觉接受监督推进公正司法

4月7日,横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创建法院、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院”)与县人大代表密切联系机制动员会,横县法院安排34名具有丰富审判和实践经验的法官联系全县17个乡镇“人大代表之家”,自觉接受群众和人大...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