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细胞”增动力 ——横县加强村级党建优化基层治理纪实

广西日报 2016-05-06 22:30 大字

本报记者 文彩云  本报通讯员 杨 芸

近年来,横县接连出招:干部“下沉”,扎根基层解难题;配强班子,帮扶群众暖人心;优化阵地建设,服务群众动起来。

系列举措破解一道道难题,筑起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激活了一个个“基层细胞”,优化了基层治理体系。

驻村包干沉基层

在平朗乡双窑村驻村的横县卫计局干部龙绍武有一个“职业习惯”——随身带着听诊器,进村入户时顺便就给群众“把把脉”。“以前,都是身体出了问题才找医生,如今,经常能检查身体,心里踏实多了。”村民黄海军高兴地说。

自2015年3月以来,由县直相关部门及平朗乡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队进驻双窑村开展南宁市级综合示范村建设,19名驻村工作队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双窑村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党组织活动等发生了明显变化。

“下沉”基层解难题,是横县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近3年来,横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深入17个乡(镇)、307个村(社区),分别挂点联系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分别落实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挂点联系,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及时了解思想动态、排查社会治安隐患,同时引导乡村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全县现已形成领导蹲点调研、工作队驻村、干部包干等多层次工作机制。

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县领导干部累计有1.35万人次参与“昼访夜谈”,覆盖全县307个行政村(社区)、1525个经联社,各级派驻工作队员引进项目126个、资金4684.3万元,引导发展百香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种植7658户,帮扶修建村屯道路45公里。

配强班子聚人心

“别看咱的村官年轻,种起甜玉米可是一把好手,带着我们过上‘甜日子\’。”提起石塘镇灵竹社区大学生村官李夏,村民们啧啧称赞。

以前,灵竹社区班子成员思想观念陈旧,产业发展没有起色。2012年8月,李夏来到社区任村官,引导村民改变甜玉米种植“各自为战”的局面,成立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创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200多农户连片种植,共同致富。

灵竹社区的变化源于横县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的举措。

2014年横县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选用近100名和李夏一样充满活力的年轻党员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领导班子,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活力。

配强班子服务村民的同时,该县注重完善困难老党员帮扶机制。去年6月,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建立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一份责任清单、一套投入机制、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保、选派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安排一个后盾单位扶持的“五个一”关爱帮扶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结对帮扶”困难老党员活动96次,关爱帮扶困难老党员400名多人。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文华表示,帮扶关怀困难老党员,也是新时期提升基层党组织向心力的重要环节。

优化阵地办实事

每到傍晚,那阳镇上茶村的文化休闲广场总会响起欢快的音乐。老老少少聚在一起,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党建搭台,文化唱戏。把村级党建和基层服务阵地建设结合起来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明显增强。”那阳镇党委书记梁文说。

为让基层服务阵地“动”起来,横县充分整合专项经费和社会资金,强化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建立了以群众为主体的运转、监督机制。

——为强化软弱涣散村(社区)的基层服务阵地建设,市县两级给予每个村(社区)专项资金扶持,用于危旧办公用房的改造。

——发动致富群众、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积极筹资、捐资,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水平。

——完善群众服务工作机制、村务监督机制。全县307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大力推行“一组一会一社”的屯级协商自治制度,在全县1525个自然村(屯)建立农业经济联合社的基础上,创建屯级“党组织+户主会+经联社”的民主管理模式。目前,全县运用这一协商自治新模式共议决事项2.9万多件,调解矛盾纠纷4520起。

新闻推荐

横县 青秀区完成乡镇党委换届选举

本报横县讯截至5月15日,横县17个乡镇全部召开了党代表大会,组织提名的153名党委班子和85名纪委班子全部高票当选,选出乡镇出席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248名,整个换届工作组织严密、程序规范、风气清正...

横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