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精准力量”
▲第一书记胡峥嵘与孩子们在六昌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上网学习。▲在第一书记胡峥嵘(右)的帮助下,六昌村已有6户年出栏万只以上规模化放养土鸡养殖户。▲第一书记杨泽云(右)走访五保户。▲六谢村新篮球场的修建离不开第一书记杨泽云的努力。
本报记者 杨静文/图
10月13日至15日,全区召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全市的驻村第一书记统一“充电”,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深化思想,提升技能。
而就在此前的9月29日,南宁市召开***选派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动员会。此次新选派第一书记共212人,其中市本级选派书记158人,他们将深入南宁市12个县区的200多个贫困村屯、社区开展帮扶工作。至此,南宁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达436名。会议指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的目标任务,带领群众全力推进***、精准脱贫,确保所驻贫困村到2020年如期脱贫。
如果给“第一书记”画一张群体像,他们应该是这样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他们的到来,给贫困村带来了什么?肩负扶贫重任,他们将如何实现目标?他们下乡进村的所见、所闻、所谋、所干又是怎样的呢?
把驻点村当做家乡
主角:横县镇龙乡六昌村第一书记胡峥嵘
驻村日记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小雨
雨夜,望着滴答滴答的雨滴,自己辗转难眠,或许今天这场及时雨能缓解我村干渴的土地,对辛苦劳作的群众而言,没有什么比这雨更值得期待,也许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带着会心的笑容安然入睡。自己在想什么时候才下另外一场“及时雨”,让我村的留守儿童也带着会心的笑容陪伴远在他乡的父母去夜寻周公。愈思愈不能作罢,打开电脑,反复敲打“留守儿童”“贫困助学”,无奈敞开的互联世界虽说万千信息,但是自己却没有找到那开启愿望之门的密匙。
“嗡嗡嗡”突然一只硕大的蚊子朝自己飞来,“啪”一声,自己一击即中。“有了。”自己差点就大声叫了起来,因为农村蚊子多,自己刚下来的时候不适应,我们支书在一次经验介绍中说:“乡下蚊子多,不要紧,慢慢适应,一个一个解决它,就像农村工作一样,呵呵,慢慢来。”对,我突然想起了后盾单位我们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事业能否向农村小学办学延伸,想到这里自己再次进入神秘的互联世界寻找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再翻开自己的驻村日记,终于想到了针对六昌村90%以上留守儿童的现象,应该在偏远的镇龙山区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自己又在网上查了,以此命名的在横县应该算首个。想到这里自己比喝了红牛还兴奋,迅速新建文档起草工作方案:1.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捐建横县镇龙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方案。2.了解项目可行性及意义。3.建立联系协调工作小组……写毕,望着周边,我觉得荧光灯好似一把利剑劈开黑暗的黑夜,拂晓的鸟鸣犹如一曲和谐美妙的交响乐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乡情故事
写下这篇驻村日记的时候,胡峥嵘刚刚来到横县镇龙乡六昌村一个多月。
初来乍到时,有村民不客气地质疑:“城里来的,农业生产不懂;没有经验,村里的事情也不会处理,能做什么呢?”
一年多来,胡峥嵘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应。
六昌村位于横县地势最高、最偏远的山区,属于自治区级贫困村。2000多名壮家村民散居在百来个山头。山路十八弯,陡峭而狭窄,有的坡几乎呈90度。为了摸清村子贫穷落后的情况,胡峥嵘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靠着这辆摩托车,爬坡下岭,驻村仅10天就访遍全村11个自然屯486户村民。
全村11个自然屯仅有1条硬化路;竹瓦屯前道路漫水需要修桥、大乙屯后500米的急转弯黄泥道路下雨无法通行、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委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关注……村民的困难像一块块大石头压在胡峥嵘的心上。
在胡峥嵘的联系下,六昌村获得了后盾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支持,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落实好价值3.5万元的电脑设备和体育用品,在学校挂牌成立了六昌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学生们不但多了个学习、玩耍的好去处,而且65名留守儿童绝大部分能通过网络视频,拉近与父母的距离。胡峥嵘又马不停蹄地积极协调扶贫部门,争取帮扶资金63万元,硬化全长2.1公里的六罗至那挞道路,村民光脚趟水出入成为历史。
但看着村民收入窘状,胡峥嵘心里最不是滋味。怎么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呢?望着一个又一个的山头,胡峥嵘的想法渐渐清晰——依托山林丰富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多元增收。
驻村以后,胡峥嵘在村里250亩九节风的基础上,利用扶贫办项目资金,鼓励村民扩大规模,联系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开展种植培训。目前,全村九节风增种至1500亩,今年年底即可收获,预计亩产上千公斤,亩产值近3000元。胡峥嵘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发挥邓世东、苏锡长等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打破单一经济格局,拓宽生态产业发展渠道。如今,全村已经发展6户年出栏万只以上规模化放养土鸡养殖户,年均每户年销售额达56万余元;建立3个林下杜拉克和龙宝猪养殖场,年均每户出栏250多头,年均每户销售额约37万元。
“胡书记,你又来忙活了?”“胡书记,多亏了你呀!”……如今,村民对胡峥嵘是满满的信任和热情。“把六昌村当做自己的家乡,把当地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驻村扶贫当做自己的事业。”胡峥嵘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
说说心里话
——谈角色
成为“第一书记”,我认为只有“第一”的担当,才配得上这“第一”的称号。我觉得第一书记应该是连接后盾单位与贫困村的纽带,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为贫困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一书记还应该是农副产品产供销的“桥梁”,是实施专项财政扶贫项目的“管道”。总之,第一书记要是扶真贫、真扶贫的践行者。
——谈体会
不少人问过这个问题:你从城市来到贫困山区工作,不觉得苦吗?我说把这段工作当成是人生经历的一道风景线,便会乐在其中。人生每次不同的经历都是一笔财富,而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也是我丰富人生经历的重要财富。只要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再苦再累我也愿意。
——谈难点
由于农村青壮年务工外出,留守的多为老弱妇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村民探索新的产业发展,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提高致富和发展生产意识,以及产业后期扶持和良性发展,这是扶贫工作的难点。
——谈愿望
我当这个第一书记,最主要就是希望在三个方面对我们村有真正的促进作用:一是希望充分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打破镇龙山区单一经济格局,拓宽生态产业发展渠道;二是通过“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村容村貌能有改善,老百姓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有所提升;三是我们村民发家致富意识能有增强,农民收入能有提高。归纳起来讲,就是希望不远的将来,六昌村成为鸟语花香、美丽和谐、生态文明、宜居宜游、平安幸福的美丽村落……前路迢迢,我想我会始终以谦虚谨慎之心、宁静愉悦之心、自重感恩之心去认真工作,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自觉“留任”的第一书记
主角:横县镇龙乡六谢村第一书记杨泽云
驻村日记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晴
今天,乡领导来到我们村召开村定工干部和村经联社干部会,讨论研究各村如何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和项目建设的申报问题。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就是关于通村公路的建设,另外还有人饮和经济开发的问题,今天各村干部代表共提出建议18条,申报项目20多项。群众急需解决的事项主要是龙头村的村面危桥重建问题、复兴村的水利设施建设问题、村民发展林业经济遇到的投资资金难问题。他们一致认为,六谢村要发展首先是路通财才会通,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搞好“林上经济”种植养殖经济效益,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形成规模化,通过县乡村三级扶持、群众集资等形式,搞好新农村建设。
会后,我和几个村干部一起到危桥检查桥的损坏情况,目前此桥是六谢村委通往贵港三里的一座相当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农产品林产品外销的一个交通要道,必须尽快解决问题。
今天我感觉到村民群众对我们搞扶贫开发攻坚的热情非常高,对我们干部的期望是相当高,我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乡情故事
记者第一次听说杨泽云的名字,是几位横县驻乡第一书记提及的,他们说:“我们身边有一位大姐,已经在横县镇龙乡六谢村连任第一书记4年之久,因为村民舍不得她,她也想为村民干更多的事,所以她选择留任了。我们都很敬佩她!”
2012年4月,杨泽云被选派到偏远山区镇龙乡六谢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按照两年一任的惯例,截至2014年4月她已经圆满完成第一书记的基层锻炼时限。但是村民舍不得她离开,向乡政府、派驻单位都提出要留住她。跟她一起进入镇龙第一书记队伍的其他5个人都已经回到原岗位工作,她却毅然决然留了下来。“还有几座桥没修好,现在进村的路还是泥水路,我得留下继续做。”杨泽云说。
驻村多年,她熟悉各个屯的每一处变化,哪户新起楼房了,哪条路开始硬化了,哪座桥开始翻修了……关于村里的一切民生事情她都了如指掌。多年的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让村民都喜欢上了这个第一书记,亲切地称她为“杨姐”。
杨姐挂点的六谢村位于镇龙乡最北部,距离乡政府22公里,那里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出行交通不方便,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属于自治级贫困村。杨姐第一次下村,由乡里的干部带她下村,恰逢大雨,熟悉情况的乡干部很自然地把车开到了贵港的三里镇,再从三里拐到六谢村。“为什么不直接从乡政府来?地图上明明有路的啊,而且路程不算远,现在起码走了近百公里,怎么了?”杨姐问道。“你不知道,那条路下雨天就走不了,即使能开车进去未必能把车开过来,群众下雨天也都只能待在家里,路没修好没办法。”乡干部答道。第一次下村的经历就深深刺痛了杨姐,她在心里默默给自己下一个决心,走之前把路修好,这样才能昂首挺胸走出去。
于是,她带着村干部跑乡政府、跑移民局、跑扶贫办、跑交通局,证明资料一打,申请资料又是一打,一回又一回,看见项目就往上冲,尽己所能去争取。如今,6个自然屯中的马头、复兴2个通了砂石路,六谢、龙头、新平、五善4个建了水泥硬化路,龙头屯已经实现屯内道路全部硬化。自她到六谢任第一书记以来共筹资修建了水利灌溉工程一个、篮球场一个、桥梁一座、混水坝3条、水泥硬化路3条。
六谢村山多地少,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几亩速丰桉或者杉木,可是大家意识到,单单依靠林木种植来发展经济已经行不通。为解决群众的隐忧,带领群众走上小康生活。2012年开始,杨姐和其他的第一书记们就积极为群众寻找更合适的出路。考虑到镇龙地理环境:日照时长比较短,水分充足,还有大面积成片的山地优势,他们把目标锁定为九节风。在乡政府和扶贫部门的支持下,六谢村于2014年5月成功种植了九节风500亩,预计今年为村民增收200万元。
“一晃眼,一年又要过去了,看到村里的变化我很欣慰,我能做的不多,只希望走的时候不要再留遗憾。”杨姐说。
说说心里话
——谈经验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第一书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要做好角色转换,真心把自己当做村干部。把第一书记“下村”工作当成“回村”工作。主动融入群众,时刻把自己当做“村里人”,全心全意地为村里人服务。
第二,抓党建,抓好队伍建设。通过走访群众,发现和培养村中见多识广、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争取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增强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三,真抓实干,为村民多办实事好事。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改善村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探索农民发家致富的路子。
第四,第一书记要深入最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实行***。第一书记必须深入最基层农户家中掌握最基层最精确的材料,才能组织研究如何开展扶贫开发,才能把扶贫项目根据实际需求落到实处,并产生良好效果,农民才能脱贫致富,农村才有发展。
——谈难点
我认为第一书记工作最大难点是扶贫项目和资金太少,各村所制订的扶贫计划没能及时落实。
——谈参加培训后的学习感悟
我的感悟是扶贫工作必须了解致贫原因,从源头扶贫,***。我的计划是,我回到六谢村后,再次组织村民代表商讨,分析六谢村当前致贫的原因以及目前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分析我们的发展瓶颈是什么,如何去突破。
——谈愿望
我的愿望是在我这一任期内,我向村民群众承诺的事项都能一件一件的完成好,在最后的这几个月里再给我们村多找些项目,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给自己也给村民们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我祝愿六谢村民们早日过上富裕美满的生活。
新闻推荐
位于六景工业园区的国电南宁电厂。(横县县委宣传部供图)“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十三五”发展描绘了新蓝图,也为横县转型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常...
横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