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横县南乡镇竹莲村杨梅丰收,首批成熟至少30吨,而上门收购的客商仅两三个 百吨杨梅面临滞销果农发愁

南宁晚报 2014-04-21 21:45 大字

农民采摘下早熟杨梅却担心无法保存

■本报记者 黄呈开 文/图

预计今年的杨梅将收获100吨以上,可是横县南乡镇竹莲村的1700多户居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客商来订货了,可是今年却很少。”竹莲村村委会主任钟日光忧心忡忡地说,杨梅是当地村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眼看杨梅即将烂在树上,村民今年的增收可能又没着落了。

客商稀少 村民担心杨梅烂在树上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竹莲村村民便开始在山坡上种植杨梅树,改革开放后种植杨梅的村民更是多了起来,几乎每户都会在自家的坡地上或者门前屋后种植杨梅树,少则种植两三棵,多则二三十棵。上个世纪90年代,竹莲村的杨梅开始大量结果,甘甜的杨梅很受市场欢迎,竹莲村也因为大批量的产杨梅而被誉为杨梅村,杨梅也成了村民们创收增收的重要法宝。

“1995和1996年,杨梅能买上四五元一斤。”钟日光说,种植杨梅的村民少则可有2000元左右的增收,多则上万元。自2005年以来,种植杨梅的人多了,销售价格一直在下降,近年来每公斤杨梅只能买4元左右的价格。虽然价格降了不少,可是村里的杨梅并不愁卖,往年杨梅准备成熟的时候,客商们便会提前上门订购,冰块、保鲜盒等物品也会提前运过来,可如今两三天之后,杨梅便要大量成熟,首批成熟至少有30吨,而上门的客商却只有两三个人,需求量不足10吨,而杨梅的自然保鲜期只有四五天,没有什么保鲜技术的村民们都担心,今年杨梅会烂在树上。

早熟杨梅 采摘后存放成了难题

昨日上午,记者在南乡镇竹莲村看到,村民门前屋后以及山坡上都种满了杨梅树,树上挂满了杨梅。60多岁的村民黄庆佑和老伴正在采摘自家杨梅树上已经成熟的果实。大获丰收似乎应该高兴,可是夫妇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采摘下来的五六百斤果,都不知道要放哪儿去。”黄庆佑说,家里种植了近30棵杨梅树,去年的产量是3000多公斤,每公斤能买到4元左右,去年大部分都卖给了提前近10天上门收购的客商,可是今年客商都没见上门。

在南乡镇,记者看到许多销售杨梅的摊点,大部分都是竹莲村生产出来的。“今年不见客商来收购,街上零售的特别多。”南乡镇的黄大爷往年会帮客商收购杨梅,但是今年他尚未接到收购信息,他和之前的客商联系,对方均称已经在别处收购或者转行不做了。

没有品牌 今后销售仍将不容乐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南乡镇竹莲村种植的杨梅因为甘甜而广受欢迎,竹莲杨梅甚至已经成为了该村的名片。近年来,随着各地也开始大量种植杨梅并在收获的季节大量入市,部分杨梅甚至采用大棚种植等先进技术,因早熟而先于竹莲村的杨梅上市,因此导致竹莲村的杨梅销售价格逐步下降。

“我们也尝试过引进加工厂,进行深加工,也尝试过让城里人来我们这里游玩采摘,但一直没有成功。”钟日光说,他深知竹莲村的杨梅优势在于纯天然,种植的过程中不施化学肥料,少洒农药。他承认这么多年来,竹莲村一直未把竹莲杨梅的品牌打响,更没有对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这是竹莲杨梅质虽优,但销售却逐步下滑的原因。

记者在竹莲村乃至整个南乡镇采访了解到,该镇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要对竹莲杨梅进行深加工,乃至发展乡村休闲游,对整个产业进行升级,仍然困难重重。

新闻推荐

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推进会 明年全区93个县(区)通高速

本报讯(记者覃琳)昨日,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县县通高速公路建设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到2015年,全区将实现9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全区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会...

横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