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是一年丰收时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9-30 06:50 大字

□新华社记者 覃星星

在广西宾阳县邹圩镇同仁村上横屯的柚子林里,已经成熟的蜜柚挂满枝头。

虽然早已过了立秋节气,但这里的天气依旧炎热,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村干部黄志正忙着撕掉自家柚子上的套袋,不时擦掉脸上的汗珠。“在柚子生长过程中,套袋起到防虫防晒的作用,现在这批柚子过两天就可以上市,所以要抓紧时间把套袋清理掉。”黄志说。

党员黄善华是村里的蜜柚种植大户。“剖开成熟的‘三红’蜜柚,果肉和外果皮、内果皮的海绵层多为粉红色,因而得名‘三红’,现在它是我们产业富民的重要载体。”黄善华说。

“三红”蜜柚是村民的甜蜜产业。然而,创业起步时,充满了曲折。“我们这里旱地比较多,村民先后尝试种植中药材、蔬菜等,增收效果都不是很好。大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黄善华说。

2015 年,7 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学习考察组到福建等地进行考察,回来后经过认真分析对比,同仁村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种植“三红”蜜柚。找准了产业,村里成立了邹圩镇正三红蜜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合作社对“三红”蜜柚实行统一育苗、种植、收购、加工、销售,蜜柚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壮大。目前全村“三红”蜜柚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由于平时注重学习和钻研技术,黄善华掌握了蜜柚的一整套种植栽培技术,是村民比较信任的技术员。他还积极利用党员活动室、“榕树课堂”等场所,及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大家一起交流种植和销售心得,帮助大家稳定增收。

“我家共有11亩土地,全部种植蜜柚,目前销路不愁,增收效益不错。”村民黄秀雄说,儿子儿媳在外务工,自己和老伴在家打理这些柚子树,每年收入五六万元。

“产业有发展,群众有收入,大家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提升,正一步一个脚印描绘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黄志说。(据新华社南宁9月23日电)

新闻推荐

征服铁轨“巨无霸”的“花木兰” 访广西首位“大机”女司机杨瑶

大机调车过程中,杨瑶需要对前方进行瞭望。驾驶大机这样的“巨无霸”,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杨瑶在出车前检查设备状态。今报...

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