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春走基层 人勤春来早 项目建设忙 ——粤桂试验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直击

梧州日报 2018-02-05 10:09 大字

本报记者 祝琳

2月4日,农历立春,但清晨梧州市区最低气温只有4℃左右。

一大早,江上的薄雾尚未散去,冷风吹过让人感觉陡添几分寒意。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南片区,距离建设指挥部不远的重点项目台湾微电子产业园工地传来阵阵撞击声,打破了清晨的冷寂。工地上,五台旋控钻机正在紧张地进行桩基础施工,配合开展桩基础施工的还有约80名工人。

随着钻头深入地下打出一个个钻孔,施工人员操作吊机小心翼翼地把钢筋护筒放置进钻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放入地下的钢筋护筒总长达六十多米,需要焊工们一截接一截地焊制,确保各焊接面紧密地合在一起。来自南宁宾阳的焊工陈云和工友戴上护眼帽,手持焊枪半蹲在地上,一手扶住上方的钢筋护筒,另一只手熟练地对准钢筋接口进行焊接。伴随着火花飞溅,四杆焊枪同时作业,上下两部分钢筋被紧密地焊接成为一体。

“四个人一起,一个多小时能焊完一截钢筋护筒,一天下来要焊制五到六截。”放下焊枪的陈云一边脱下护眼帽,一边对记者说。长年在工地干活,他黝黑的脸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皱纹,谈话间始终带着憨厚的笑容。“干这行七八年了,一年到头大多数时间都在工地,不过现在快过年了,还是想早点回家。”陈云的话质朴而含蓄。

为了不影响年后的施工进度,项目部计划在春节前完成桩基础施工,因而工地上实行两班倒轮换不间断作业。“这段时间天气寒冷,尤其是下半夜施工又冷又困,心里特别想家,希望快点把工作干好干完。”陈云坦言。

来自内蒙古的大个子赵志坚是工地上的安全员,话语间带着北方汉子的爽朗。“我去年6月就来梧州了,在这儿一呆就是大半年。”他笑着说,“刚来那会儿还不怎么想家,但离得越久就越想。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只能隔三差五就往家里打电话。”

赵志坚介绍,目前项目的桩基施工已完成过半,计划在春节前完成剩余的工程量,春节期间将有部分管理人员和建设者坚守工地,加强节日的安全生产监管和值班值守。“现在大伙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希望顺利完成年前的工程量,为年后的厂房建设打好基础,助力试验区的开发建设。”赵志坚表示。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梧州大大小小的项目建设现场,还有许许多多建设者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大家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加油干,汇聚成梧州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闻推荐

南宁开展为期一年禁毒严打整治 将全力以赴打好“五场战役”

本报讯(记者高宇峰实习生黄洁梅)1月31日上午9时30分,南宁市禁毒工作暨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指出,针对当前南宁市毒品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决定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禁毒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全力...

宾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宾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