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贫困母子“黑户”多年 民警帮忙有了“身份”

南宁晚报 2017-08-02 06:57 大字

黄女士说,利阿婆家里的这两只活鸡是社区民警送来的 本报记者 韦薇 摄

本报讯(记者 韦薇)昨日上午,家住望州路的87岁利阿婆及其身患残疾的小儿子黄先生终于有了第一张身份证。他们的亲戚黄女士到邕武派出所帮忙领回了身份证,连声向社区民警黄榜勇道谢。

几十年前,利阿婆一家从钦州市农村迁到南宁,不慎遗失了迁移证。家人多方寻找未果,只好放弃了希望。利阿婆没有多少文化,小儿子又天生残疾,近年来逐渐失明,加上利阿婆的丈夫多年前去世,上户口成了难题,

今年清明节, 家住宾阳县黎塘镇的黄女士听到多年不往来的亲戚说起这么一件事,决定要帮利阿婆母子联系上户口的事情。两个月前,她找到望州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她先咨询邕武派出所。派出所的社区民警黄榜勇听说后,联系社区收集相关材料,进行多方查证核实,四处奔走,最后加急给利阿婆母子办理上户口事宜。

昨日上午,黄女士帮利阿婆和黄先生领回了身份证,母子两人终于别了“黑户”。望州社区居委会主任龚跃辉告诉记者,有了身份证,社区才能为利阿婆一家办理低保,利阿婆的高龄补助等也会逐步落实。“这次是遇到大好人了,如果没有社区领导和派出所民警的帮忙,怎么可能那么快就能上户口。”黄女士难掩兴奋,不过说起利阿婆一家的难处她直叹气。

记者随后来到利阿婆家。这是一栋两层自建旧房,二楼已经破旧得不能住人,屋里没有件像样的东西。利阿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不善言辞,在农村老家生活,供职的供销社倒闭后,目前在农村帮人砌墙,每个月仅有两三百元钱收入,还要养家,多年来根本顾不上利阿婆。

“她平时就捡柴火和垃圾维持生活,见过的人都说这个家真是难。之前垃圾堆满了整个房子,还散发臭味。”黄女士说,除了社区常年慰问利阿婆一家,经常送油和米,黄榜勇警官也一边帮忙上户口,一边和同事符春隔三差五在生活上给予母子俩关心。他们组织爱心人士给母子二人送来油、米、活鸡等,还帮忙清理了堆放在房子里的垃圾,将房前屋后都整理得干净整洁。

新闻推荐

甘棠镇慰问退伍老兵

□孙国钧伍超晨刊讯7月31日,黄山区甘棠镇及甘棠社区民生办看望了因病住院的82岁老退伍军人陈家明老人,给他送去了慰问金及慰问品。陈家明老人1956年参军入伍,1960年退伍回乡。回乡后他积极投身社区...

宾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宾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