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村一警”架起警民连心桥

南宁日报 2014-12-08 08:56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新韬通讯员陈仕天

“两把锁”刺痛公安局长

年初时,宾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谢文到该县洋桥村开展警务调研,却发现该村三台坡有位老婆婆竟在自家大门上挂了两把锁。

“村里常有小偷偷东西,外出时锁两把门锁才安全!”老婆婆对谢文解释。“两把锁现象”,深深刺痛着谢文,他叮嘱随行人员,入室盗窃对公安机关来说是小案件,但对老百姓来说却是大事,今后一定要堵上农村治安的漏洞!

据了解,宾阳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农村许多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儿童在家,治安防范能力较差,而该县在职在岗警力有限,对治安信息、重点人员掌控不足。为此,该局实行警务机制改革:民警下乡村、入农户、到田头、抓防范,通过加强基层警务工作,打通警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该局考虑到工作需要和便利性,局机关、各大队民警回原籍驻村,交通民警到公路沿线驻村,刑警到案件高发地驻村,辅警到社情复杂地驻村,信访民警则到上访问题突出地驻村。

民警驻村管好“责任田”

宾阳县露圩镇周黎村委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偷盗案件时有发生,村支书林德友一筹莫展。

今年1月中旬,宾阳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陈学新到周黎村委任村警。他挨家挨户走访,搜集社情、警情,宣传防盗防抢防骗知识,提高群众的自防自护意识。他根据驻村特点,利用周末绘制出《周黎村委群防群治联络图》,组织群众群防群治,在各村发展治安信息员,构建乡村治安防控网络,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如今,周黎村的治安形势大为好转,村支书林德友开心地笑了。

据悉,自“一村一警”启动以来,该县233名驻村民警将重点人员全部纳入“村警”工作视线,对困难群众、特殊群体进行帮扶,与村干部一起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积小平安为大平安,取得了良好成效。

“六员”带来“六变化”

“警民联系的‘最后一公里\’走起来很难,但很充实、很有意义。”驻芦圩镇顾明村委的芦圩派出所教导员张俊颖在驻村日记里写道。

驻村后,村警张俊颖到田间地头发放警民联系卡和调查走访。村民鲁国志夫妇反映,某单位施工时不慎将他家一亩多的油菜地毁坏了。张俊颖当即与村委会协商,再与乡政府及某单位协调,圆满解决了这起纠纷。

宾阳县公安局还要求驻村干警要担当“社情民意联络员”“治安状况预警员”“重点人口管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帮扶群众服务员”“基层组织指导员”等“六员”,切实履行好义务和职责。

干警每周到挂点村工作不少于一天,入村工作都要有记录,由村(社区)签署工作意见后存档备查。县公安局不定期对驻村民警工作开展情况、驻村日记、警务台账等督导检查或抽查,每半年对干警驻村工作进行一次考核。

眼下,宾阳县“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取得了六方面的喜人变化:村村见警,治安震慑作用明显;村警对群众大小事务不能推,民警管事率得以提高;锻炼了民警工作能力,锤炼了民警工作作风;农村发案率大幅度下降;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得到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得到提升。

新闻推荐

记者谭唐通讯员陈小芳针对晚稻收割结束后田园出

本报讯(记者谭唐通讯员陈小芳)针对晚稻收割结束后田园出现的农药瓶、薄膜袋、坏秧盘等田间废弃物,近日,宾阳县和吉镇掀起“田间地头顺手捡·美化田园环境”行动热潮,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和田园垃圾,实现发...

宾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宾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