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的滋味
◎任林海
早就听说过营山黑山羊,但是真正了解黑山羊还是到营山工作以后的事情。
前年冬天,我到营山组织部门报到。那天,办完手续已是晌午时分,寻了一家生意火爆的街边餐馆,老板介绍说, 到营山就要尝尝凉面和羊肉。点了一小份羊肉汤,闻一闻没有一丁点膻味,冒着热气的羊肉鲜汤气味扑鼻而来,这算是我和营山黑山羊的第一次接触。
我开始了解营山黑山羊, 是因为脱贫攻坚, 那是属于全县一万多名干部的一场硬仗。营山,地处秦巴山区,是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那些建档立卡贫困村往往没有增收的产业, 脱贫难度都很大。 我刚到消水镇报到的时候,就被安排到扶贫第一线。
营山人养殖黑山羊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清朝。因此,黑山羊成了营山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扶贫干部那肯定少不了和黑山羊打交道。 山区群众擅长养羊又爱羊,我们下村走访座谈开“坝坝会”、开“点子会”寻找脱贫解困的门路,群众提得最多的还是发展黑山羊养殖。一年多的帮扶工作,我自然而然对黑山羊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营山是山地丘陵地貌, 黑山羊耐寒耐旱经济收益高, 又以山间青草为食,所以无论是黑山羊遇上了营山,或者说营山遇到了黑山羊, 都可称作最佳的相遇。几百年的养殖历史,成就了营山人丰富的养羊经验。 在营山一位稍有经验的养羊人,会通过看、听、嗅、触,来判定羊的年龄、健康和性情。“放羊打住头,放得满肚油,放羊不打头,放成瘦马猴”,“三五一百五,小羊离了母”,这些都是营山养羊人顺口就能道来的谚语。
羊是山区孩子最忠诚的朋友和玩伴。周末放羊,与羊朝夕相处;平时放学回家,与羊形影不离;遇到挫折、受了委屈,还要和羊谈谈心、聊聊天!童年放羊的时光,与羊为友、与风为伴,对山区的孩子而言,总是那样的无忧无虑。 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黑山羊对于山区群众而言,算是一家人的开销和用度, 平时看病求医的药费,孩子读书求学的学费,走向外面世界的路费,这些都需要卖掉自己的羊来换取。黑山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营山人的希望,家长们希望拿卖羊的钱让孩子读更多书,让他们有机会到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在营山,黑山羊的买卖大致从冬至节开始直至来年立春。
在营山,无羊不成席,没有人能挡得住羊肉的诱惑。 精选的羊肉切块,加玉米面、老姜丝,辅以少许佐料,上锅大火蒸一个小时左右,一碗美味的蒸羊肉(当地人叫羊飵)就此出锅。但如果一碗羊飵就这样在营山被端上餐桌, 会被认为是不专业的。地道的营山人还要再淋上两勺正宗的营山红油,撒上葱花、香菜、花椒粉, 才肯让羊飵和食客正式会面。热气腾腾的羊飵一口下去, 姜的辛、油的辣、肉的香三味交织,让人唇齿留香、寒意全无。如果营山只有蒸羊肉那就毫无新意了, 滋补的羊杂汤、爽口的羊血旺、油滋滋的烤羊排……有关营山黑山羊美食的做法,只要能想到的绝对没有做不到的。每逢婚丧嫁娶,流水席上总少不了黑山羊做成的美味。如果用黑山羊做成的菜品太过单一,岂不是很无趣。
现在,黑山羊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它承载着老乡们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走出营山走向全国,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新闻推荐
小秸秆大产业小桥镇年产草帽500万顶,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本报讯(记者罗虹)“老板娘,来收哈,我这儿好多钱?”10月26日,营山县小桥镇居民张亚君拿着一圈圈卷好的草辫来到草帽加工大户谭福...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