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那群山里娃夫妻坚守山顶学校26年

南充日报 2017-06-21 05:11 大字
●熊莉

距离营山县城60余公里的该县普岭乡黑马山,海拔812米,山高路陡,被当地人称为营山的“青藏高原”。坐落在群山之巅的黑马村小,建于1972年。仅有的两间穿斗老屋里,时时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文明的火种从这所破旧的村小传播到大山深处……

为了孩子 夫妻坚守大山26年

1991年,高中毕业的朱平回到老家黑马山,利用寒暑假在当地办起英语补习班,在方圆十几里小有名气。

当时的黑马村小有100余名学生,却只有一名教师。“在我们这个穷乡僻壤,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面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真情邀请和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睛,朱平毅然选择当一名村小教师。看着山里娃艰辛的求学经历,他暗自承诺,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1992年,朱平与一见钟情的山里妹子李雪梅成了家。婚后,李雪梅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少,将朱家的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爱人的支持,坚定了朱平扎根山村的信心。2005年,另一名教师选择了离开,李雪梅来这里办起了幼儿园。从那以后,黑马村小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小学”。

20余年过去了,朱平的不少同龄人都挣了钱,回乡修起了漂亮的楼房。他教过的学生有的在深圳、成都等地发展很好,事业有成。但朱平一家至今依然住在简陋的屋子里,日子过得清贫而拮据。

“夫妻小学” 留守学生的第二个家

如今,黑马村小有3个班级、25名学生,分一年级、四年级和幼儿园。每天早上8时许,朱平就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待孩子们的到来。不多时,寂静的山顶传来了清脆的读书声。

中午时分,李雪梅在家为路途遥远的孩子煮好饭,10个孩子欢呼雀跃地“飞”回来,围坐在一张大桌边,打打闹闹地吃饭。4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李雪梅要一勺一勺地喂,然后慢慢地教孩子使用筷子。直到半年过后,孩子们都能自己吃饭了。

“最多的时候,学生坐了两桌。老师只有端着碗站着吃。”李雪梅告诉记者,看着孩子们一批批长大,她有感慨,更多的是自豪。

“乡场上一碗米粉最少都是5元。学校一顿午饭只交3元,还不背米不背菜。朱老师算是倒贴生活费了。”村民彭正鹏告诉记者,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们能在学校吃饭,减少了来回奔波之苦,也免除了家长许多的担忧。

黑马山山高林密,风景如画。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深受交通不便之苦。去年,村道公路建成后,交通状况有所改善。但大多数学生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走羊肠小道。因而,每学期开学之前,朱平夫妇俩都会把学校附近道路上的刺藤、杂草锄掉,将操场上的杂草清除,方便学生上学。记者注意到,教室修得比较低矮。朱平告诉记者,山顶风大雨大,很容易将瓦刮翻,所以房屋修得要比山下低矮些。这不,20多天前,他才上房顶处理了一些问题。“既是校长,又是炊事员,还是勤杂工。我可以说是内外一把抓。”朱平笑着说。

艰辛还远不止这些。碰到大风大雨天,夫妻二人得分头把孩子们送回家。山高路滑、山路崎岖,两人拄着竹棍,牵着一串孩子,将他们一一交到家长的手中。

26年 培育200多名山里娃

“夫妻小学”有三个班级,却只有两间教室。朱平想出了一个办法,上一年级课时,四年级学生就在幼儿园教室做作业。反之亦然。在这25名学生里,有23名是留守儿童。一些家长害怕朱平因为教书清贫、条件艰苦而外出务工,有空就叮嘱朱平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而朱平也认为,教育和呵护好这些孩子是作为教师的责任,因此,他教书格外用心。

夫妻俩坚守黑马山多年,对教育事业的付出,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学期期末考试,朱平任教的四年级数学成绩排列全片区第二名。这26年来,朱平一共教过200多名学生。

两位老师的付出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每逢杀年猪或者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们都会热情地请老师到家里做客。春节前后,回家探亲的学生们也不忘到学校来看看当年的老师……

新闻推荐

营山县市场监管局严查中高考食品安全

为严防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5月31日,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三个严查”力保中高考食品安全。严查考点学校食堂。对考点学校食堂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检查大宗食品原材料采购、设备设施、...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