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扫街道31年 为了城市更美———记营山县环卫工人张小春

南充日报 2016-05-11 17:47 大字

  • " target="_blank">●南充晚报记者凌华/文 余中华/图

    营 山 人 张 小春, 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 一直从事一线环卫工作。30多年来, 为了城市的清洁, 他付出了太多心血和汗水。2011年,他被南充市评为 “优秀环卫工人”,2012年被评为 “营山县第三届公德人物”,2014年又被评为 “最佳环卫工”。

    每天凌晨3时起床洒水洗街

    5月9日凌晨3时,喧嚣的营山县城安静下来,街上没有一个行人。

    此时,住在县城大礼堂附近的张小春从床上坐起来,他一边关掉闹钟,一边揉了揉眼睛,随后迅速穿好衣裤。凌晨3时10分,张小春来到大街上,启动洒水车,开动水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晚上,为了方便第二天能够及时出车,张小春都将洒水车停在离家最近的停车场。

    从新城街到大南街,从磨子街到三星路,加过一次水后,又从模范街到西街,从环城路到西月湖,再到西干道一、二、三段,到早上8时许,张小春已用完整整8车水来冲洗营山县城的街道。回家吃点稀饭,早上8时30分,张小春又出门给在新垃圾场上班的同事们买菜。40分钟后,他将买好的菜送到新垃圾场。送完菜回来已是上午11时30分,张小春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家,吃完饭后,约12时许,又开着车沿着早上冲洗过的道路,再冲洗一遍。下午3时许,张小春和同事一起在县城的道路上巡逻,为街道保洁。

    不顾家人反对当上环卫工

    张小春16岁就走上了环卫工作岗位。当时亲戚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干这个工作,说这个职业辛苦。但他认为,城市的环境卫生必须要有人维护,如果人人都不选择这一职业,那么城市的清洁怎么保证,市民怎么安居乐业。在亲友的反对声中,张小春毅然加入环卫工人队伍,决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张小春先后从事过一线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环卫设施设备维修等工作,现在从事驾驶洒水车工作,负责冲洗营山县城所有街道,不论在何种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每天早出晚归,从未迟到早退,常常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他担任洒水车驾驶员以来,每天冲洗街道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由于环卫所工作面广,工作量大,驾驶员又严重缺乏,张小春除每天要承担对县城街道的冲洗任务外,还要承担垃圾清运任务,但他从未叫苦叫累。

    2006年3月,县上因接待外县一考察团需加班冲洗街道,刚吃完晚饭准备休息的张小春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立即开上洒水车装上水行驶在县城街道上,可由于疲劳过度,他不慎从车上摔下来造成右手骨折,导致血管破裂,被送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半年后,身体才勉强康复。

    2010年12月上旬,距营山县城约30余公里的安化乡因居民饮用水泵出现故障一时难以修复,全乡3000余居民饮用水严重缺乏,张小春主动承担为该乡居民送水任务。连续10多天,他每天往返于县城与安化乡之间,为该乡居民及牲畜送去饮用水100余吨。在多次迎接省、市、县各种检查活动中,他常常通宵加班,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顺利完成任务。多年来,张小春就是以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大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并带领大家啃下了工作中一块块“硬骨头”。

    工作中有委屈往肚里咽

    “对待同事如春天般温暖”,这是张小春一贯的为人处事原则。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工作之余,不论谁有困难,他常常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真诚热情相助。他仅是一位普通的驾驶员,工资也不是很高,但无论同事有什么困难,他都会积极主动给予帮助。2010年8月,开垃圾清运车的同事方林军因重感冒进了医院,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买上水果、营养品等赶到病房,看望方林军,然后主动承担了他本不应该承担的垃圾清运任务,这让方林军很感动。

    2016年3月20日,当张小春驾车行至营山火车站时,由于洒水车需要加水,他便来到路边一消防栓处。但此时,一辆红色私家车却挡在了消防栓前面,使得张小春无法正常加水。张小春按了一下洒水车的喇叭,示意对方挪一下位置。哪知红色私家车驾驶员突然打开车门,下车后挡在张小春驾驶的洒水车前,隔着车窗玻璃,指着张小春,嘴里不停地说着话。张小春见此情景,立即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来,准备给对方解释一下。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私家车驾驶员见张小春下车后,径直走上前去,一把抓住张小春的衣服,使劲地摇曳起来,同时,还用力地将他向后推搡。眼前这一切,让张小春始料未及,他不停地往后退,甚至差点摔倒在地。此时,围观群众中有人认出了张小春,纷纷指责私家车驾驶员。在大家的声讨声中,私家车驾驶员驾车离开了现场。随后,张小春默默地将水管接上了消防栓。

    回到办公室后,当环卫所负责人知晓该事后劝道:“老张,算了,莫为这点小事怄气了。”张小春听后,没有一句怨言,只是点了点头。

    无愧职业却愧对亲人

    张小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此前一直都是父母在照顾他,如今父母都年逾古稀,年迈体衰,正是需要人照料的时候,但由于工作的性质,每天张小春都要起早贪黑,照顾父母的时间有限。自从当上环卫工,他没有陪伴父母过一次完整的除夕夜,因为除夕夜万家团圆的时候,也是张小春这群环卫工人最忙的时候。张小春说:“想到人家的孩子春节期间千里迢迢回来与父母团聚,而我在父母身边,却不能和他们团聚,难免有些心酸。”

    31年来,张小春把岗位当家,把车子当房,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很少陪妻子吃过一顿完整的午餐,也很少接送孩子上下学,未尽到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义务,每每想到此处,他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心中总是愧疚万分。张小春说,他想过放弃,但每次看到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城市环卫工作的需要,他就将这个想法压了下来,他总是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再坚持、坚持,不能给领导添麻烦,不能让城市变得污浊。”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支撑他走过了31个寒暑,无怨无悔。

    31载青葱岁月,张小春由一个懵懂少年奋战到现在两鬓斑白,呵护着城区的每一寸肌肤,为营山市民送走一个个欢乐的夜晚、迎来一个个充满惬意的黎明。他的身份很普通,他的贡献却值得每一个人铭记。他先后多次获得县委、县政府授予的“环卫先进个人”、“优秀驾驶员”等荣誉称号,2011年被南充市评为“优秀环卫工人”,2012年被评为“营山县第三届公德人物”,2014年被评为“最佳环卫工”。

    31年来,张小春忠诚履行职责,以模范言行体现价值,为环卫战线树立了标杆和学习的榜样,他情系环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一个新时代普通环卫工人的理想。

    新闻推荐

    用精神丈量生命———南充“癌友”的抗癌故事

    ●本报记者杜杰文建明,原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身患肝癌8年,却用爱和信念创造生命与工作的双重奇迹;姚勇,原蓬安县教育局局长,在患肝病期间,怀着对事业、对亲朋的无限留恋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写下了...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