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借5000元闯浦东 他带出4000余人的“营山军团”

华西都市报 2014-11-19 19:29 大字

石明德(左三)在工地上安排工作。

下海创业

1992 年,石明德到上海考察后,认为这里蕴藏着巨大商机,毅然 辞 去 公 职 ,借 了5000 元钱,带着家乡的兄弟一起“闯浦东”。经过艰苦创业,他建立了房产集团。

情系家乡

在他的团队中,超过4000人是营山人,这后来被营山人称为“营山军团”。除此外,他还在营山老家勤劳村,私人投资了100多万元修了一条水泥路。

从当初借来的 5000元起步,石明德带着手下80多名建筑兄弟来到上海创业。经过22年的商海拼搏,他的队伍从当初的8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鼎盛时期达到8000多人,其中,有4000多名工人是南充营山人。

2014 年,在“寻找最美营山人”活动中,当年那个毅然辞去公职的石明德进入组委会眼中,他带领的“营山军团”闯浦东故事也被挖掘出来,成为当地盛传的励志佳话。

借5000元 辞去公职闯浦东

11月15日,在江苏省宿迁市一建筑工地上,石明德正和项目部的负责人员研究工作。“这个项目(宿迁房产项目)已完成第一期别墅区工程,正在进行精品房展示区的建设。”石明德告诉记者,这个工程进行得很顺利,而这仅是他事业中的一个缩影。

石明德,营山县朗池镇勤劳村人,当过兵,从部队转业回到机关工作,从事建筑行业数年,“但我们本地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做工程。”

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商机向有识之士伸出“橄榄枝”。鉴于家乡工程少,“吃不饱”的现状,石明德为了手下兄弟的温饱问题四处揽活。1992年,浦东开发方兴未艾,石明德到上海考察后,认为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他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毅然辞去公职,借了5000元钱,带着家乡的兄弟一起“闯浦东”。

从零做起 发展至房产集团

“当初以为,带的是家乡精挑细选的兄弟,技术层面没有多大问题。没想到,一到上海,就被来了个‘下马威\’。”石明德告诉记者,浇注混凝土在四川使用的木模,在上海地区的工地却都成了钢模,瞬时所有的熟练工人全成了生手。由于没有人能掌握这项技术,只能从零开始摸索,给他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阻力,“返工次数增多、功效低、工人压力大、情绪差,加上工期将尽,我当时仿佛泰山压顶一般。”

为了渡过难关,石明德多方奔走,请求技术指导。最后,他聘请了上海的熟练技工,以一带三,边实践边教学。3个月过后,工人们普遍掌握了“钢模”技术,第一道难关突围成功。

谈起刚到上海的情况,石明德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刚去的时候,睡的钢管床,盖的牛毛毡,晚上刮风,风呼呼地往宿舍里钻,冷得要命。”初到上海时,石明德体重是154斤,创业的艰辛与劳累让他第一个月就“掉”了33斤。于是,他便有了个外号叫“154”。

因为认真踏实,石明德所做的工程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2008年,石明德成功应聘到中太建设集团驻上海的一分公司,当时分公司产值只有几千万,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年就做到5个亿,如今的年产值已超过10亿。由于业绩彪炳,中太建设集团成立华东局,石明德任局长。

情系桑梓 带出“营山军团”

从人员上来看,石明德的“军团”已从当初的70多名工人,发展到5000多名施工人员,鼎盛时期高达8000多人。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在宿迁工地,还是在连云港工地,营山工人比比皆是,随处都是浓浓的乡音。据石明德介绍,他的队伍中,超过4000人是营山人,这后来被营山人称为“营山军团”。

在工人眼中,石明德最大的特点是富有人情味儿。在中太华东局,一个普通民工的月工资3000-4000元,管理层月薪过万。在石明德的工地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老板一年只发两次工资。一次是小孩上学的季节,一次是春节回家前。施工人员石东明说:“石局长的做法管住了一些爱乱花钱的民工,我们家里人都拥护他这样做。”

对于自己一手拉扯起来的队伍,石明德心里很明白,不能“坑了”家乡人,要对信任自己的营山人负责,“我不拒绝营山人加入,尽可能让他们多挣钱,但也不会放纵他们随意花费辛苦钱。”

爱心办企 让每个人都成功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方,石明德却大方的为职工创造了“家”的氛围:有自己的职工宿舍,有自己的火锅城,每一个人都吃住不愁。2008年,石明德在闵行区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民工只需支付水电费。他还在员工宿舍附近开了一家火锅城,既满足了员工们吃一吃家乡的味道,又解决民工家属的就业问题,稳定职工队伍。“火锅城里安排不下的,我就托关系,安排她们进工厂。”

让所有员工感动的是,石明德会主动帮他们联系学校,来解决职工小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光如此,每逢春节,员工们也不担心“春运挤”的问题,石明德总会联系运输公司派几十辆大巴车,把民工挨个送回镇村与家人团圆。

对于职工,老板的关心不是施舍,而是给愿意做事的人机会和渠道。每年,石明德都会选送优秀工人到四川建筑技术学校培训,普通工人培训后便有机会晋升为管理人员。最初追随他的老工人,90%还在他手下工作,追随了他多年。现在,多数已经成长为管理人员,有的已经做到了项目经理。石明德告诉记者,华东局的管理阶层都是自己培养的,“他们从工人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我也心里踏实。”

除了做好事业,优待职工,石明德也将爱心洒向了家乡,在老家勤劳村,石明德私人投资了100多万元修了一条水泥路,村民们自发地命名它为“明德路”。熊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杜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5个月作案10余起男子盗走10万余元饰品获刑

华西城市读本讯(钟灿记者刘虎)南充营山县一男子,在5个月的时间里,疯狂入室盗窃10余起,在超市、首饰店盗走黄金饰品共计10万余元。近日,南充市营山县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该男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判...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