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村代课老师罗光琼 山里的娃娃叫她“罗妈妈”

南充日报 2016-12-22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杜杰

仪陇县秋桠乡苏家沟村小学距离仪陇县城公里,是秋桠乡最偏远的一所乡村小学,生源多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年,岁的罗光琼开始担任苏家沟村小学代课老师,近年来,她不怕条件艰苦,也不计较经济收入低,她既当老师又当妈,用爱为这里的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天空。

为人师 接送学生乐此不疲

月日,记者驱车前往苏家沟村小学。秋桠乡到苏家沟村有一段长约公里的土路,近日,由于连绵的雨水加上冬日雾水,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泥泞湿滑。

经过1个多小时的驱车颠簸,上午9点,记者终于达到苏家沟村。“罗老师除了给学生们上课、辅导作业,也像是孩子们的妈妈一样,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平时中午、晚上都在罗老师家吃饭。学生感冒生病,她把学生背到几公里外的卫生所治疗,有些学生因为年幼生活不能自理,她就帮着学生洗脸洗脚……”仪陇县秋桠乡小学校长谢绍裕对罗老师赞不绝口。

在学校附近的一条泥泞村道上,记者看到一位身着紫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士在道路前方走着,不远处是一名背着书包、大概六七岁模样的小学生。

“老师早!”“慢点走啊,看着路。”两人打了招呼后,年轻女人牵着学生往学校方向走去。

“她就是罗光琼,只要一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她准会到路上接送学生。”谢绍裕告诉记者。

“下雨的时候,这段路的山体经常有泥块、石子滑落,十分危险,学校里面的学生娃娃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大都自己上学,没有家长接送,所以天气不好的时候,我都要在这里接送他们,这样我才放心。”明白记者的来意,罗光琼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由于上课时间即将到来,罗光琼牵着学生的手,快步往教室走去。

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记者跟在罗光琼身后,在教室外的窗户前观看孩子们上课的情景。“一只船,扬白帆,飘啊飘啊到台湾……”在罗光琼的领读下,孩子们的读书声清脆而响亮……

为人“母” 照顾学生无微不至

“这里的孩子大都是周边村子里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忙于农活。孩子们要在村小上到六年级,才会去乡上继续读书。”谢绍裕向记者介绍起了苏家沟村小学的情况,因为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以前来苏家沟村小学教书的老师都不愿意久留。就因为这种情况,孩子们很敏感,常常担心没有老师。直到年,当时才岁的罗光琼来到苏家沟村担任村小的代课老师,她这一坚持就是近年。

“在学校里,罗光琼一个人要带幼儿园和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同时教两个班的学生,工作量是城里教师的好几倍。她担心那些家距学校较远的学生在往返途中发生安全事故,每天中午她都会给学生们煮饭。”谢绍裕说。

上午点半,下课间隙,以校为家的罗光琼趁着课间休息时间,跑回家里切起了冬瓜,为开始准备午饭。“中午我就炖冬瓜汤,有时候炒藕片,反正就变着花样给孩子们炒菜。”罗光琼一边切菜,一边对记者说。“上数学课的话,就一个班上分钟后,然后再去另一个班。若是语文课,就必须讲完一篇课文,而另一个班则上自习。”罗光琼告诉记者,除了教孩子语文、数学外,她还要教音乐、美术。

中午点,放学了,七八个孩子围坐在罗光琼家中,端着饭碗大口往嘴里扒饭,罗光琼则时不时地给孩子们碗里夹一筷子菜。吃得正香的孩子便立马乖巧地说一句:“谢谢罗妈妈!”记者发现,听到这简单的五个字,罗光琼的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罗光琼把学校里的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一句“罗妈妈”是对她最大的肯定。采访结束时,罗光琼这样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学生,我就要上课。如果哪一天,学校里没有了学生,那时我才会离开这所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

雨过天晴,苏家沟村小学附近的山上出现点点曙光。

新闻推荐

王东明赴南充调研检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情况吴靖平参加调研 宋朝华陪同调研

">"target="_blank">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张宏平南充日报记者张德利)11月24日,小雪节气刚过,气温骤降,省委书记王东明专程赴南充调研,检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情况,再次前...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