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花生、花椒种植产业,改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村民上网寻找商机万众村的脱贫路发展致富产业 村民有奔头

南充日报 2016-09-03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杜杰 实习生 魏恺成

在市公路管理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仪陇县观紫镇万众村修起了村道路,发展起花生、花椒种植产业,昔日贫困村一改往日破旧落后的面貌,村民在脱贫路上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发展致富产业 村民有奔头

8月9日,阳光热烈,万众村142亩地里的花椒树郁郁葱葱,部分挂了果的花椒如绿珠一般,点缀在枝叶之间,风吹过,轻摇曳。

万众村四组村民涂兴华在自己屋后的花椒地里除杂草,“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开展***,帮我们找到了产业脱贫的路子,估计到现在我都还守着两亩地勉强过日子。”因为一次意外落下残疾的涂兴华在得到帮扶以前,只能靠传统种植勉强养活自己,年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自然成为全村重点帮扶对象。“听说发展产业可以脱贫,当村里引进花椒、花生产业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就种了两亩花椒,再配合种一些花生,预计每年纯收入可以增加3000元。”涂兴华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缺乏主导产业,缺少经济来源,是万众村成为远近闻名贫困村的重要原因。”万众村党支部书记陈敏告诉记者,“在市公路管理局帮扶前,我们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平时就靠种玉米、水稻为生,贫困户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根据当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全村1076人当年人均纯收入仅为3600元。为了走产业脱贫之路,市公路管理局带领万众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往市内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参观考察,结合村上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将优质花生、花椒种植作为万众村的长短主打产业。

“我们拿出8万元的启动资金,先后购买优质花生种子300公斤、花椒树苗1.5万株,带领村民干起来。”市公路管理局帮扶干部梁超说,为更好推动种植业发展,他们多次邀请嘉陵区移山乡花椒种植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村上还成立了农民合作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从而保证了全村46户贫困户都有收入。

改善基础设施 村貌变化大

万众村位于仪陇县东北部,距县城70公里,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贫困村。“土路多、水泥路少且个别地段破损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困扰万众村发展的又一大问题。”万众村村主任马伟提到以前村子的情况,眉头不由得一皱,“以前,一到下雨天就十分伤神,路烂得很,走路时脚陷进泥巴里,把脚都要拔疼,有时候村民宁愿打光脚。”

“要致富,先修路。”有了产业以后,市公路管理局和村干部将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摆到了首要位置。2015年以来,市公路管理局先后捐资6万元,协助当地镇政府向县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对全村最烂的一段1200米长村道路进行了整体改造,修通了0.5公里断头路,新建了1公里组道路,缩短了该村进出口距离近10公里,方便了7个组村民之间的往来。贫困户赖德全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路修好了,外出务工的人春节开车回来都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了。”

万众村四组、五组、七组地所处地理位置全村最高,由于水压上不去,人畜饮水困难,长期过着靠天用水的苦日子。在市公路管理局的今年帮扶规划中,改善3个组的饮水问题成为重点,全力支持这3个组新建两口堰、三口水池,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

“帮扶干部不仅帮我们修了路,帮我们建水池,还亲自上房帮我们换檩子、盖瓦,改建我们的危房。”贫困户陈勇站在自己修葺一新的房屋面前,感激地说。

“如今我们村上有7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修建起了图书室,村办公室还添置了办公设备,同时拉通了网线,有专人指导我们村民学习互联网技术,村民都可以上网寻找商机了。”马伟也没想到万众村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炳华哥,家里的鸡喂得怎么样了?”8月9日清晨,贫困户陈炳华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去鸡舍喂鸡,迎面碰上帮扶自己的市公路管理局干部林琳琅。

“天气这么热,你咋个来了?”陈炳华欣喜地打着招呼,将他领到院坝一角的鸡舍,“这里的20只鸡还是今年你们给我送来的,去年的鸡也在你们的帮助下全部卖完了。养殖技术提高了,我琢磨着再多养点。”

“我看行,回头我们再碰头研究研究。”看着一只只鸡仔在鸡舍里“活蹦乱跳”,林琳琅笑着对陈炳华说。

新闻推荐

共谱现代农业新篇章———第十六届西博会南充市现代农业投资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侧记

●本报特派记者李奎11月3日下午,南充市现代农业投资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环球中心洲际大饭店举行,现场签约项目31个,协议总投资128.7亿元。同时现场推出100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866.09亿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